杜老师认为,伴随着育儿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决策,除了妈妈的主要参与外,更多家庭成员逐渐参与其中,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到2018年年末,中国母婴家庭群体规模将达到2.86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1.2%。伴随着家庭决策结构不断优化和母婴家庭人群迅速扩张,母婴市场潜力巨大。
如何用一句话定义母婴行业?杜老师认为,是指在生命的一个特殊时间段——从婚后备孕,到怀孕生产以及婴童阶段,这样一些母婴群体的生活消费总和,涵盖衣、食、住、用、行多方面消费,行业辐射零售、医疗、教育、旅游、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从产品与服务提供上主要分为:1)母婴食品、母婴产品提供;2)母婴服务提供。从商业模式上主要涉及的模式:1)智能硬件:智能胎语仪、智能体温计;2)孕育管理:备孕工具、经期管理工具3)母婴社区:交流社区、照片分享社区;4)母婴医疗:育儿专家、儿科医生平台;5)母婴电商:平台/垂直/跨境电商;6)母婴内容:母婴知识付费、短视频、技能培训等。目前,全面二胎政策落地为母婴行业增长贡献了极大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假定每个新生儿每年消费1.5万元,新生儿每年将带来数千亿元的消费。
关于消费升级。杜老师认为,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不同时代出生的人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这个时代的消费群体是和50-60后的消费观是很不相同的,他们还在满足基本生活消费,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很传统的。导致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的消费观是很不一样的。50-60后他们的消费观价值观是相对可被统一的,而80-90-00后的消费理念世界观是相对碎片化多元化的。个性消费、品质消费、圈层消费、社交消费正在成为这一波消费升级的主题词。80、90以及00后的消费群体在2020年的消费贡献占全部消费群体53%。所以,未来谁能够抓住这部分群体,提供消费服务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面对新兴一代主流消费群体,杜老师认为,母婴企业家应该真正关注如下消费趋势:从买大众品牌到买个性品牌;从花时间省钱到花钱求便利;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购买商品到买服务; 从买大众品牌到买个性品牌;从关注性价比到关注“感性”因素。站在趋势之中去布局品牌战略,就是当前重要的事情。
杜老师认为,相比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反而二三线城市的机会更大。通过数据表明,二线城市的城市建设非常好,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水平,还有消费意识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服务业态相比一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相比一线城市,我们反而更愿意看到为二三线城市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的效率是更高的。
杜老师推出的两大实战专著《母婴红利》和《新零售》受到现场各位母婴企业家的热烈追捧。各位企业掌舵人都表示非常赞同杜老师的观点:应该站在趋势之中去布局,能够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企业看企业。对于杜老师次推出的品牌游学—“杜老师母婴产业日本深度游学”,现场热烈参与,纷纷争抢游学名额。
当前,无数关键词充斥母婴行业,全面消费升级、新零售、行业拐点、资本寒冬……如何抓住二胎政策、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行业红利?快速变化时代,学习是的竞争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