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奶粉行业有三种人:想上市的,想退市的,躺平的。
想上市的奶粉企业很多,比如君乐宝,美庐,红星美羚,和氏,高原之宝,宜品,等等。
想退市或者寻求被收购的也有很多,比如雅士利,澳优,美可高特,欧比佳,美赞臣,美素佳儿,等等。
躺平的也有一些,比如圣元,人家曾经赴美上过市,张亮也敲过钟,也风光过,如今经历行业起伏震荡,老张已经审美疲劳,他和他的圣元静观其变,纯粹从出厂价赚点微薄利润就够了,不想再去折腾了。
奶粉行业像极了人生,起起伏伏,五年河东,五年河西。就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常胜将军,从贝因美到多美滋,再到惠氏,行业老大的位置几经更替,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如今飞鹤做到了这个位置。
食悟君的一位朋友,也是奶粉行业的老司机,他做过某个的全国总代,也代理过很多国内外中小品牌,在前几年急流勇退,转做投资了。
因为他看透了这个行业,迟早是要走向类似家电行业的寡头格局。
到时候,全国奶粉行业也将遵循“1358”原理:1个超级寡头,3个紧跟其后的一线,5个二线品牌,8个中小品牌。其他的小牌杂牌都将被淘汰出局。
经历配方注册和疫情的洗礼,如今的中国奶粉市场正在加速洗牌。
越是大浪淘沙的时代,越能够展现人生百态。想上市的哪些企业,不管能不能上市,敢于去尝试、敢于突破自我就是胜利,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讲真,这两年真不是一个好的上市时机。
你看看奶粉板块的股价,去年以来跌得一塌糊涂,有的甚至快跌破发行价了,这个时候你还想上市,能得到理想的估值吗?如果价值被低估,上市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还有疫情。尽管疫情对奶粉产品的销售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但疫情会对老百姓的收入和开支带来影响,势必会对奶粉消费带来影响。在疫情尚不明朗的时候,企业需要做的是做好产品和服务,熬着,没别的办法。
随着行业洗牌,现如今大企业的营收增速都在全面放缓,中小企业都在面临生与死的艰难考验,这个时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不要再去谈做大做强的问题了。
生死都不保,哪来的做大做强呢?你或许会说,不做大,必死无疑。
也不见得,产品别出食品安全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品质,与此同时多在营销创新方面下足功夫,未免不能迎来一线生机。
以液奶行业为例,纯牛奶是何其的同质化,产品本身也是没啥太多科技含量,看似毫无文章可做的领域,认养一头牛和百菲酪却横空出世。
这两个液奶新锐品牌值得所有奶粉中小企业学习,参考一下他们的成长路径,借鉴一下他们的产品策略,分析分析他们是如何讲好品牌故事,如何跟新生代消费者做沟通的。
再来说两句拟私有化退市的雅士利。
奶粉资本市场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雅士利, 恰恰是想出来的那位。
这两年奶粉行业比较艰难,奶粉股的估值都不理想,在资本市场耗着,不仅没有融资的意义,更因为投资者的过高期待对企业团队带来更多压力,反而不利于产品品质和渠道服务的提升。
雅士利的品牌力已经足够强了,不再需要靠上市公司的名义去证明什么;加上蒙牛系已经有了3个港股上市公司,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他们反而需要一个A股上市公司,雅士利从港股退市,未来跟贝拉米业务整合,一起登陆A股,或许会赢来一片新天地。
所以,雅士利这叫“以退为进”。暂时的蹲下,是为了未来跳得更高。
想必蒙牛高层在筹划雅士利私有化的时候,也是动了一番脑筋,并且在酝酿一盘很大的棋。
总之,无论是想上市、想退市还是躺平的人,只要踏踏实实给中国宝宝提供好奶粉,本本分分经营,为中国奶粉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就值得给予掌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