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许多酶的辅酶起着调节和控制物质代谢的用。如果体内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就会引起一系列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包括单一维生素和多种维生素缺乏症(综合性维生素缺乏症)。反之,维生素供给过多,也会引起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过多症或维生素中毒。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可以在体内储存或蓄积,排泄又比较缓慢,所以长时间大剂量食入或一次超剂量食入后,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过多或中毒。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胆碱、生物素)不在体内储存,且易从体内排除,因此水溶性维生素过多症较少发生。
一、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的浅面解释就是需要借助油脂才能吸收,不宜补充过多。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有A1、A2两种,A1是视黄醇,A2是3-脱氢视黄醇,活性是前者的一半。肝脏是储存维生素A的场所。
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暗视觉障碍,即夜盲症。食用肝脏及绿色蔬菜可治疗。中医认为“肝与目相通”。
维生素A 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保护各器官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维持正常视力。
维生素A过量摄取会引起中毒,可引发骨痛、肝脾肿大、恶心腹泻及鳞状皮炎等症状。
2.维生素D
维生素D 又称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含环戊烷多氢菲结构。可直接摄取,也可由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转化。维生素D与动物骨骼钙化有关。钙化需要足够的钙和磷,其比例应在1:1到2:1之间,还要有维生素D的存在。其功能是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因而对骨骼的正常发育有极重要的作用,缺乏时不仅会出现软骨症,阻碍生长,还会严重影响繁殖机能。维生素D主要靠鱼肝油供给,动物肝脏、乳类、蛋类中也含有一部分,维生素D每只每天的供给量应不少于100~50国际单位。
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同时又缺乏紫外线照射的人易发生骨折。肝胆疾病、肾病、或某些药物也会抑制羟化。摄入过多也会引起中毒,发生迁移性钙化,导致肾、心、胰、子宫及滑膜粘蛋白钙化。高血钙也会导致肾结石,而骨骼却因钙被抽走而疏松软化。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存在于蔬菜、麦胚、植物油的非皂化部分,对动物的生育是必需的。缺乏时还会发生肌肉退化。生育酚极易氧化,是良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保护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大分子,维持生物膜完好,延缓衰老。维生素E很少缺乏,毒性也较低。早产儿缺乏会产生溶血性贫血,成人缺乏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短,但不致贫血。它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对维生素A具有保护作用,参与脂肪的代谢,维持内分泌的正常机能,使性细胞正常发育,提高繁殖性能。
4.维生素K
维生素K 又叫抗出血维生素。是维持血液正常凝固所必须的物质,天然维生素K有K1、K2两种。K1主要存在于青绿植物中,K2主在存在于微生物体内,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即甲基萘醌,称为维生素K3。缺乏维生素K时常有出血倾向
二、水溶性维生素: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
1.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维生素c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能是构成血管和肌肉的一种重要成分,还能强化皮肤和骨骼发育,促进幼儿大脑及身体发育。维生素C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起到保护大脑、肝脏等器官的作用。
2.维生素B
B族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如谷类、黄豆、猪肝、肉、蛋、奶等,也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冬季北方缺少阳光,植物合成V-B2也少,常出现口角炎。缺乏V-B2还可引起口腔溃疡-唇炎、舌炎、贫血等。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维生素B11即叶酸,又称维生素M,缺乏叶酸则核酸合成障碍,快速分裂的细胞易受影响,可导致巨红细胞贫血(巨大而极易破碎)。叶酸容易缺乏,特别是孕妇。叶酸分布广泛,肉类中含量丰富。苯巴比妥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干扰叶酸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一个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存在于肝脏。胃粘膜能分泌一种粘蛋白,可与V-B12结合,促进吸收,称为内因子。缺乏内因子时易被肠内细菌及寄生虫夺去,造成缺乏。素食者也易缺乏。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即硫胺素,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3又称烟酸,也叫尼克酸,维生素PP,广泛存在,极少缺乏。可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4即腺嘌呤,本品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遗传物质的合成。
维生素B5又叫泛酸,即遍多酸,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维生素B6,缺乏V-B6可引起周边神经病变及高铁红细胞贫血症。肉、蛋、蔬菜、谷类中含量较多。
维生素B7又称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缺乏可引起皮炎。花生、蛋类、巧克力含量高。
3.其他
维生素B13(乳酸清)。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T。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