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家长们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为了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亲子阅读、亲子烘焙、亲子研学旅游等系列亲子活动不断升温,亲子活动相关服务需求旺盛,其中亲子研学旅游热度暴涨,成为这个暑期国内热门的出游主题,亲子服务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增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中国研学游市场整体发展迅速,产业配套迅速形成,至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研学企业30000多家,科普教育、文博院馆、红色游学、文化遗址类研学路线很受欢迎。2023年中国研学游市场销售规模有望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至2026年,中国研学游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
为客观反映中国消费者对亲子服务及亲子研学旅行需求,艾媒智库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survey.iimedia.cn),开展主题为“中国亲子服务行业消费者调研”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我国消费者对亲子服务行业及亲子研学旅行的消费需求与市场趋势。本次调查中,47.63%的受访者家庭中有6-12岁的儿童,42.01%的受访者家庭中有3-6岁的幼儿,12.81%和12.66%的受访者家庭中有0-3岁的婴儿和12-18岁的青少年。其中,家庭养育结构模式为独生家庭的受访者占63.60%,二孩家庭占33.09%,三孩及以上家庭占3.31%。
消费观念“代际转变”
亲子服务行业迎来新契机
近几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更加趋向多元,以95、00后为代表的“Z世代”群体逐渐进入适婚适育的年龄,消费观念也在面临着“代际转变”,新一代的父母对母婴及亲子市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都有全新的理念。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达57507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76299亿元。亲子服务作为母婴市场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服务产品形式,母婴消费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亲子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亲子消费主力军的代际转换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亲子教育在现代父母的育儿认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98%以上的父母认同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亲子教育不仅仅是关注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成长,更多的是通过父母与孩子间的良性互动来培养孩子的行为性格,增进与孩子的感情和联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学习的教育方式。
以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成长期间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与陪伴,需要“面对面”的亲情互动。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工作日期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都主要集中在2-6个小时;周末期间,56.7%的父亲陪伴孩子的日均时间在6小时以上,69.6%的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相较于金钱的付出,家长们对孩子的时间付出也是不可忽视的,所有的亲子教育与亲子活动都建立在亲子陪伴的基础之上,培养个人的亲子陪伴意识是现代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90后将成为新一代亲子消费的主力军,年轻一代的父母相较于上一代来说,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更加重视亲子陪伴,以往“以孩子为中心”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与孩子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的方向转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过的亲子活动最多的是亲子阅读,占比为71.08%,其次是亲子运动会(52.66%)、亲子游戏(49.35%)、亲子烘焙(41.44%)、亲子演出(40.14%)和亲子研学旅行(27.77%),中国消费者对亲子服务的需求愈加多样化。
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推行与鼓励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推出,亲子服务作为新兴行业,正面临着多方面契机。美团点评数据显示,自2015年美团成立亲子事业部开始,平台收录的亲子类目服务商家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扩张至全国三、四线城市,亲子类目商户数量已超60万家,美团-大众点评亲子频道月访问用户超过1000万,亲子产业发展迅速,潜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亲子研学游形式多样化
年轻一代主打“高质量陪伴”
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家庭,第二课堂则在旅途,“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每年寒暑假都是旅行旺季,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今年超九成的消费者在暑期有出游意愿,暑期旅游方式偏好TOP3为休闲游(56.42%)、家庭游(55.05%)和亲子游(45.07%),研学旅行作为能同时兼顾孩子和家长的旅行产品,尤其受到家庭游和亲子游消费者的欢迎。去哪儿大数据显示,6月至今研学游产品销量环比上月增长4倍,各旅行平台也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敦煌6日游”、“知书达理特色亲子营——昆明大理丽江6日游”等研学游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由调查数据可知,参与亲子研学旅行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及22-40岁的年轻父母中。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与孩子共同参与过亲子研学旅游的消费者中,22-40岁占比最多,为88.6%,其次为41-50岁(9.8%)与51岁以上(1.6%);在地区分布上,超四成的消费者常住地区为一线城市,其次为新一线(22.3%)及二线城市(20.7%)。亲子研学旅行的消费主体呈现出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家庭为主导的消费趋势,年轻一代的父母更重视“亲子高质量陪伴”,他们在关注孩子游玩体验的同时,也会注重亲子消费体验对于自己体验感受的价值。
针对家长们不同的需求,各旅行社及相关机构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旅行路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亲子研学旅行消费者参与的活动类型次数最多的是野外生存能力训练,占比为70.89%,其次是基本生存能力训练(67.32%)、红色革命文化课堂(60.10%)与历史文化课堂(60.10%)。面对市场上众多旅行产品,生存能力训练相关的研学旅行是家长们的第一选择,循迹访古、红色旅游等主题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研学游产品核心在于“研学”和“旅游”的平衡,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是亲子研学旅行的最终目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83.42%与78.24%的家长们希望孩子通过研学能够得到生活技能、自理自立能力的提升,其次能够增长见识(62.18%)、提高合作能力(59.59%)以及学到课外知识(44.56%)。
“研学+”模式引领新风尚
暑期档旅行带动乡村热
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早在4、5月份,深圳一家研学机构的代表性暑期研学亲子游项目就已经被抢购一空。同程旅行最新的《2023暑期出行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暑期亲子游迎来全面复苏,暑期民航、铁路旅客的亲子客群占比(含1~17岁未成年旅客的订单比例)均将超过 2019 年同期。携程统计显示,暑期游研学产品预订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
寒暑假作为亲子游的高峰期,研学旅行也是家长们假期旅游出行计划的不二之选。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43.01%的消费者希望能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亲子研学旅游,26.42%的消费者选择周末,其次为节假日(19.17%),大部分家长更倾向于根据孩子的假期来选择亲子研学旅游活动的时间。
受家长们工作假期时长的影响,高铁游、自驾游、周边游等活动成为了亲子游的热门旅行模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亲子研学旅行消费者活动目的地的首要选择是省内,占比为44.04%,其次是市内(34.20%)和跨省(19.17%)。对于市内及省内的亲子研学旅行,无论是参加旅行社的小团旅行还是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出游计划,“研学+”模式都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出游需求,如“研学+动物园”、“研学+博物馆”、“研学+乡村”、“研学+露营”等。
“研学+”与“露营+”结合的多维度的创新活动形式,给旅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孩子可以更好地感受大自然,感受炎热、寒冷、雨露、风雪,与花鸟虫鱼对话,与树木青草亲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带动市场规模为5816.1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创新亮点源源不断,许多学生选择“跟着书本去旅行”,“课本游”、“文化游”让孩子们实地感受到课本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父母期望孩子参与的亲子研学活动类型TOP3分别为文化历史研学(75.65%)、自然景观探索(68.91%)与动物探险研学(64.25%)。
近年来,学校研学旅行与教育实践主题的结合,促进了“研学+文化”“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着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带动下的城市为旅游市场迅速崛起等因素的驱动下,城市近郊、市内乡村游将成为中国国民旅游的常态,乡村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乡村特色旅游将成为发展趋势。
2022年,研学旅行相关利好政策层出不穷,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各旅游行业需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为中小学生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
无论是教育部门倡导的狭义上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还是文旅部门倡导的泛研学旅行,都持续火热,“研学+”涉及领域不断延展。但市场火爆的同时,也需做好产业升级,注重教育性和实践性,避免研学旅行产品同质化,以打造适合全域、全季、全年龄的研学旅行产业为目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