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6家A股、H股上市乳企2024年度业绩报告已经全部披露完毕。
据乳业圈统计观察:2024年度,26家上市乳企营收总计达3541.36亿元,同比下滑6%(2023年度上市乳企总营收达3767.535亿元);净利润总计达100.873亿元,同比下滑49.85%(2023年度上市乳企净利润总计达201.162亿元)。
婴配粉板块、奶源板块备受行业、渠道和资本市场关注,它们分别表现如何?企业业绩背后的原因几何?
一起来看看乳业圈的分析。
01
超半数上市乳企
营收、净利双下滑
(乳业圈整理,按营收排序)
据统计,26家上市乳企当中:
2024年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有6家,分别是:
中国飞鹤(营收同比增长6.25%,净利润同比增长5.31%);
优然牧业(营收同比增长7.54%,净利润同比增长34.2%,亏损收窄);
澳优(营收同比增长0.27%,净利润同比增长35.32%);
贝因美(营收同比增长9.7%,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2%);
一鸣食品(营收同比增长4.09%,净利润同比增长30.16%);
原生态牧业(营收同比增长15.53%,净利润同比增长187.33%,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度营收增长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增收不增利”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天润乳业,李子园。
2024年度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企业有16家,占比61.54%。它们分别是:
伊利集团(营收同比下滑8.24%,净利润同比下滑18.94%);
蒙牛乳业(营收同比下滑10.9%,净利润同比下滑97.83%);
光明乳业(营收同比下滑8.33%,净利润同比下滑25.36%);
现代牧业(营收同比下滑1.56%,净利润同比录得亏损);
健合集团(营收同比下滑6.32%,净利润同比下滑109.28%);
三元股份(营收同比下滑10.73%,净利润同比下滑77.44%);
澳亚集团(营收同比下滑6.1%,净利润同比亏损加大);
中国圣牧(营收同比下滑4.1%,净利润同比录得亏损);
皇氏集团(营收同比下滑29.21%,净利润同比录得亏损);
燕塘乳业(营收同比下滑11.18%,净利润同比下滑43.03%);
均瑶健康(营收同比下滑10.77%,净利润同比录得亏损);
西部牧业(营收同比下滑16.46%,净利润同比下滑84.92%);
庄园牧场(营收同比下滑6.87%,净利润同比下滑104%);
熊猫乳品(营收同比下滑19.29%,净利润同比下滑5.92%);
麦趣尔(营收同比下滑10.4%,净利润同比下滑137.37%);
阳光乳业(营收同比下滑8.86%,净利润同比下滑1.09%)。
(乳业圈整理,按净利润排序)
从净利润角度来看:
2024年度,净利润排行前5名的企业分别是:伊利股份(84.53亿元),中国飞鹤(35.7亿元),光明乳业(7.22亿元),新乳业(5.38亿元),原生态牧业(2.967亿元)。
2024年度,净利润涨幅排行前5名的企业分别是:原生态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87.34%),贝因美(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2%),妙可蓝多(净利润同比增长89.16%),澳优(净利润同比增长35.32%),优然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4.2%,亏损收窄)。
较2023年相比,2024年度上市乳企的亏损面显然扩大。其中,新增4家企业录得亏损,另有4家乳企亏损幅度加大(分别是天润乳业、西部牧业、庄园牧场、麦趣尔)。
奶粉和奶源企业的表现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下面,乳业圈将对奶粉板块、奶源板块的企业(或主营业务中含奶粉、奶源的企业)在2024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02
6家乳企奶粉总营收650亿元
过半企业营收、毛利双增长
(乳业圈整理,按奶粉业务营收排序)
(注:伊利奶粉数据未单独披露,该数据为其“奶粉及其奶制品”业务数据)
伊利、飞鹤、澳优、合生元、蒙牛、贝因美等6家上市乳企主营业务涉及奶粉。
据乳业圈统计,2024年度,它们的奶粉业务总营收为649.95亿元。较2023年度同比增长0.72%。其中,奶粉业务百亿级别的企业有2家:伊利、飞鹤;50亿+级别的企业有1家:澳优。
奶粉业务营收、毛利双增长的企业有3家:伊利(奶粉所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53%,毛利同比增长2.88%),飞鹤(奶粉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6%,毛利同比增长9.5%),澳优(奶粉业务营收同比微增,毛利同比增长2.31%)。
从营收角度来看:有4家企业营收同比录得增长,它们是:伊利股份、中国飞鹤、澳优、贝因美;从毛利角度来看:有4家企业毛利同比录得增长,它们是:伊利、飞鹤、澳优、合生元。
根据各上市乳企的奶粉销量披露情况来看:伊利2024年度奶粉销量为395,243吨,同比增长了11.2%;贝因美2024年度奶粉销量为26220.93吨,同比增长了14.9%。这两家企业的奶粉业务销量在2024年均取得了比2023年度更好的增长。除此之外,其余4家企业均未披露销量情况。
较2023年度相比,综合上市乳企奶粉业务表现来看,有较多数企业的奶粉业务开始回暖,从财报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原因:
一,2024年度新生儿数量956万,较2023年度相比增长了52万人,略有回升;
二,在行业基本盘(新生儿人口数量略微回升)稍有回暖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均在财报当中披露称,1段奶粉销售量增幅较大,同时,这一影响还将顺延至2025年2段、3段奶粉的同比增长;
三,据乳企援引第三方平台数据称,2024年度中国婴配粉行业整体规模同比下降中个位数,同比降幅收窄,市场表现呈现好转;
四,在渠道方面,婴配粉市场电商渠道的增速远高于传统线下渠道,且电商渠道的占比持续提升。而头部企业也纷纷加大线上渠道的布局;
五,2024年,绝大多数品牌产品到了旧-新国标过渡的最后关键阶段,头部企业快速出清后采取稳价盘、控渠道以及产品上新等措施,这是他们业绩回暖的关键原因之一;
六,海外市场成为部分奶粉企业布局的新战略重点。
此外,也有部分企业奶粉业务出现下滑情况,根据财报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旗下婴配粉产品旧-新国标过渡对渠道表现产生的影响;
二,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问题。
众所周知,婴配粉市场基本盘受新生儿人口数量的影响。随着行业步入减量竞争时代,以及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婴配粉市场早已告别了过去那种粗放的增长模式,进入了战略型竞争的阶段。
乳业圈留意到,2024年,也是不少企业战略重构的关键年份,而从乳企们的业绩表现来看,头部战略仍未调整到位。普天盛道咨询认为,只有当头部企业重新实现双位数的增长,才是真正的战略性增长。
如何重塑渠道价值链条、与新世代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问题所在。
03
上市奶源企业积极调整
仅1家盈利
2024年度,奶源板块随着周期性问题的深入,亏损面扩大。全年来看,仍有企业积极调整,实现扭亏、盈利。
上市奶源企业当中,涉及的企业有优然牧业、现代牧业、澳亚集团、中国圣牧、原生态牧业、庄园牧场等6家企业。
据乳业圈统计,2024年度,营收同比增长的奶源企业有2家,它们分别是:优然牧业(营收同比增长7.5%),原生态牧业(营收同比增长15.53%)。
值得一提的是,原生态牧业在2023年度就实现营收增长,2024年度,它的业绩依然坚挺,确实不易。
从净利润角度,整体来看亏损面还是扩大的。澳亚牧场、庄园牧场均亏损幅度扩大,另有两家奶源企业由盈转亏。
不过,也有企业经过积极调整,实现收窄亏损,比如优然牧业净利润亏损收窄,原生态牧业同比扭亏为盈等。
业绩背后,乳业圈留意到:
一,上市奶源企业均控制奶牛存栏的扩张速度,相较往年动辄双位数以上的增长,2024年大家普遍将奶牛存栏数量控制在中个位数的增长,甚至有的奶源企业奶牛存栏数量双位数减少;
二,除个别未披露原奶产量数据的企业外,上市奶源企业的原奶产量数据普遍是增长的,但相较2023年度几乎全部呈双位数增长的态势来讲,增幅均收窄。其中,头部两家企业仍保持双位数的产量增长。乳业圈研究发现,这与它们的牛群结构的调整有关;
三,除个别企业外,上市奶源企业原料奶销量普遍增长,其中有一半企业原奶销量同比呈双位数增长。
当前,我国原奶周期困境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压力。
2025年,于需求端上,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新规/标准,例如鼓励乳企采用鲜奶生产婴配粉、复原乳推出液奶历史舞台等,以及推出多项促进消费的举措等;
供给端上,有业内人士认为仍需控制产量,另外随着近期牛肉市场价格回暖,可能加速中小牧场出清,来缓解原奶供需矛盾困境。
此外,在大家都在战略性淘汰牛只的同时,牛群结构的优化和战略储备非常重要。有头部企业高管在业绩交流会中指出,战略性增加犊牛及育成牛的储备数量,对于企业在未来原奶行情好转后及时应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乳业圈留意到,有不少牧场在淘汰牛只的同时,减少了犊牛及育成牛数量。
从财报披露信息来看,2024年度:现代牧业小乳牛及小牛数量同比个位数增长;优然牧业成母牛数量双位数增长,犊牛和育成牛数量同比微跌;澳亚集团成母牛数量同比微跌,犊牛及育成牛数量同比双位数下滑;中国圣牧成母牛数量微跌,犊牛及育成牛数量双位数增长;原生态牧业成母牛数量同比双位数增长,犊牛及育成牛数量同比高个位数减少等。
乳业圈认为,单纯地通过控制产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奶业的供需矛盾问题,从战略上来讲,我国的牛奶产量是不够的。解决供需矛盾需要我们有立体化的政策和战略顶层设计。
2025年原奶供需矛盾能不能得到解决、何时达到供需平衡?乳业圈将跟踪行业市场表现、上市奶源企业业绩和战略调整进行专题分析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