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美国关税冲击下,卫品行业将面临“高端原材料断供”与“成本暴涨”双重考验

2025-04-09 来源:博卫资讯

  一、政策背景:关税调整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3月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其中浆纸类产品(包括绒毛浆、针叶浆等卫生用品核心原料)被明确纳入征税清单。这一政策调整直指中国卫生用品产业链的“命脉”: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浆纸类产品总额达18.95亿美元,其中绒毛浆占比超三成,是卫生巾、成人纸尿裤、护理垫等产品生产的关键原料。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绒毛浆出口国(占中国进口量超40%),其产品凭借纤维长度、吸水性及杂质控制等技术优势,长期主导高端卫生用品市场。此次关税加征将直接推高进口成本,叠加海运周期与产能限制,行业短期面临供应链重构的严峻挑战。

  二、短期冲击:企业开启“抢运窗口期”与供应链重构

  当前,卫生用品行业已进入供应链紧急调整阶段,企业策略呈现三大特征:

  1.时间赛跑:清关冲刺与库存缓冲

  企业加速处理2025年5月13日前的在途订单,力求在关税豁免截止前完成清关。头部品牌商提前备货2-3个月库存,以应对短期供应波动。

  2. 原料策略分化:高端保品质,中低端求替代

  高端产品线:优先锁定加拿大、北欧等替代产区的绒毛浆资源,确保超薄型卫生巾、成人纸尿裤的性能稳定性。

  中低端产品:扩大国产绒毛浆采购比例,部分企业启动原料配方调整测试,探索国产浆与进口浆的混合使用方案。

  3. 供应商关系重构

  龙头企业已与加拿大、瑞典等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但新供应商认证周期长达6-8个月,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美国资源。

  三、中长期影响:技术壁垒与成本重构倒逼行业升级

  美国绒毛浆的不可替代性将导致行业面临三重挑战:

  1.成本压力传导

  关税+海运成本叠加,预计美国绒毛浆到岸价涨幅或达45%,卫生巾、成人纸尿裤、护理垫等产品成本将上涨很多。

  中小企业若无法消化成本,可能被迫退出高端市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倾斜。

  2. 技术替代困境

  国产绒毛浆在纤维均匀度、杂质控制等关键指标上仍存在代际差距,难以满足超薄型、高吸收性产品的技术要求。

  特种浆改性技术研发(如金光APP、太阳纸业的攻关项目)成为破局关键,但技术突破需要时间与资金投入。

  3. 供应链格局重构

  大型企业加速布局东南亚供应链,印尼、马来西亚的针叶浆产能扩张(预计2026年形成新供给)或成“第二战场”。中小企业或转向中低端市场,行业两极分化加剧。

  四、行业应对策略与趋势研判

  1.供应链多元化与技术攻坚并行

  全球采购网络升级:与加拿大、北欧、东南亚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分散供应风险。

  技术自主化:推动国产绒毛浆技术迭代,国家轻工联合会将绒毛浆纳入《重点材料进口替代目录》,政策支持或加速技术突破。

  2. 消费端价格传导与市场分层

  若成本压力持续,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起,高端产品线价格或上调,进一步推动市场分层。普通产品线通过国产替代降低成本,维持价格竞争力。

  3. 政策沟通与行业协同

  建议企业联合行业协会,争取将卫生用品核心原料纳入“关键物资关税豁免清单”,降低政策冲击。

  五、风险提示与行业展望

  1.中美贸易磋商进展

  若6个月内达成阶段性协议,部分商品关税可能回调,但需警惕政策波动风险。

  2. 东南亚供应链异动

  印尼、马来西亚的针叶浆扩产项目(2026年投产)或重塑全球供应格局,企业需提前布局。

  此次关税调整既是挑战,也是行业升级的催化剂。短期来看,供应链重构与成本压力将加速行业洗牌;长期而言,技术攻关与全球布局或推动中国卫生用品产业链向高端化、自主化迈进。建议企业建立弹性采购机制,强化技术研发投入,并密切跟踪政策与市场动态。博卫传媒将持续追踪海关数据与行业趋势,为从业者提供深度决策支持。(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调研)

 

围观点赞

美国关税冲击下,卫品行业将面临“高端原材料断供”与“成本暴涨”双重考验
一、政策背景:关税调整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3月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国将...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