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的是益生菌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产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
“在天猫,益生菌已经成为保健食品中增速最为明显的类目之一,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复合增长。”这是去年天猫健康保健行业益生菌品类负责人林广哲分享的数据。林广哲认为,益生菌行业正在经历粗放式到精细化发展的赛程,品牌的专业化、标准化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
目前益生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存在一定空白。含有益生菌的保健食品正面临着清理既有产品和改革审批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明确益生菌等术语含义,建立益生菌功能清单和证据等级评价体系,从循证角度出发梳理现有产品等,是未来益生菌监管方面值得探讨的方向。【2】
过去的一年来,政府各方正在积极推动益生菌相关规则的完善:
2024年9月,微生态制剂相关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公开征求意见,对于普通食品中使用的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的安全指标进行了规定,但是行业依旧缺乏保健食品原料益生菌的相关标准,无法保证益生菌的安全及质量要求。
2024年底,《保健食品原料 益生菌剂》已立项并开始起草,规定了保建食品原料益生菌剂的质量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持续深入具有积极作用。
2024年12月,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后生元(乳酸菌类)灭活菌数检验》团体标准。
2025年1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益生菌术语》团体标准,《术语》清晰地定义了益生菌的概念,强调了其作为活的微生物,在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关键特征。
目前,我国可用于普通食品的菌种共58种,包括原卫生部先后于2010年、2011年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含21个菌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含4个菌种的6个菌株)。卫健委在2023年、2024年批准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含5个菌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含1个菌种)。
此外,2025开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酿酒酵母CNCM I-3799拟纳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对其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益生菌行业已进入关键转折点,从以往的 “野蛮生长” 阶段迈向 “规范创新” 新时期。消费需求的升级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相信,日益完善的政策法规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科学准则,引导行业走向有序且创新的道路。
附件: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菌种 | 拉丁名称 | 发文字号 |
假肠膜明串珠菌 |
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 | 【2023年第1号】 |
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 | Leuconostocmesenteroides subsp. cremoris | 【2023年第8号】 |
克鲁维毕赤酵母 | Pichia kluyveri | 【2024年第2号】 |
枯草芽孢杆菌DE111 | Bacillus subtilis | |
假肠膜明串珠菌 | 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 | |
酿酒酵母CNCM I-3799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NCM I-3799 | 【征求意见中】 |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菌种 | 拉丁名称 | 发文字号 |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M-63(原名称为“婴儿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 M-63 | 【2024年第3号】 |
参考资料:
【1】高慧宇,马姗婕,张雪松,等.1996—2022年中国含益生菌保健食品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04):543-549.DOI:10.13590/j.cjfh.2023.04.009.
【2】天猫健康:益生菌双11增速超70% 复配“益生菌+”成创新趋势
https://mp.weixin.qq.com/s/J_UiOlsiQtoQ6_5euzQxmg?token=1399722803&lang=zh_CN
卫健委:关于《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更新的公告http://www.nhc.gov.cn/sps/s7892/202208/1d6c229d6f744b35827e98161c146afb.shtml
中国营养学会:关于发布4项团体标准的公告
https://www.cnsoc.org/otherNotice/012510200.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