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对话多家棉品采购:如何选好一盘货、提高售罄率?

2025-01-07 来源:CBME洞察 作者:CBME洞察
概要2024年春节,新中式服装火出圈,反馈到母婴终端,就是好卖到断货,且又都在抢货、补不上。但在订当年冬季货品的时候,是继续加码新中式,还是说押注其它风向,对于棉品采购来说,这其实就是在下注。

  2023年的寒冬,是羽绒服卖脱销。但2024年的暖冬,羽绒服承压又是不争的事实。

  “羽绒服正常的销售旺季是11月,去年羽绒服的售罄率可以做到90%,但今年11月天气确实是不冷,受羽绒服售卖情况影响,今年棉品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0%。”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要考虑的点在于,今年过年时间较早,即将到来的是新年年衣消费周期,是12月份将羽绒服打折清货,还是赌1月份,同样是在下注。

  当“下注”成为棉品采购的日常,他们该如何选好一盘货、提高售罄率?这其中有哪些经营方法论可以复制?

  CBME洞察特别对话了3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连锁系统的棉品采购,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01.认准定位

  围绕小月龄宝宝基础款做深文章

  在提到棉品选品标准时,品质,是这三位棉品采购提到的核心考量因素,其次才是款式,款式也主要是以基础款作为主要产品,潮童外出服只是作为补充、点缀。

  这其实也是跟三家连锁系统的定位有关——目标用户是0-3岁的婴童,而这一选择也是基于母婴店现阶段能够辐射的消费者画像。

  其中一位棉品采购告诉我们,线上不可避免会抢占一部分棉品的份额,而这些线上的棉品消费者大概率是将款式、价格放在首位的。

  “不论是款式还是价格,线下是肯定没办法与线上竞争的,那不如就抓住线下注重品质的小龄宝宝用户、做好高品质的基础款产品就好了,而且基础款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只要保证它不缺项不缺品不缺码段就可以了,对门店的库存压力也小。”

  不过,受限于当下宝妈审美标准的提高,另外一家系统的采购则强调,虽然是基础款,但希望厂家也可以与时俱进,在图案等一些细节上,也可以增加更多个性、时尚元素。

  02.选对产品

  在保守和趋势捕捉中寻找平衡

  尽管潮童外出服的占比不大,但迎合消费者对于潮童服饰、美学育儿的追求,这也是母婴店必须完善的板块。

  只是,诚如一个棉品采购所言:“如果仍然趋向保守,那就意味着不能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喜好;但如果只是追求流行,又可能给公司带来库存压力、造成资金链紧张。”

  在变化莫测的潮流趋势中,如何提高订货的精准度、降低采购风险?

  首先,往年数据是最直接的支撑依据。三位采购都提到,在订货前他们会拉出往年对应时间段的棉品销售,当下会员的情况、棉品的客单价等数据,这构成了对门店会员购买意向、购买力的初步判断。

  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撬动会员购买力,显然要“投其所好”。

  一位棉品采购告诉我们,选品的时候,他们有三个判断依据:门店导购反馈的消费者的喜好、小红书的潮流趋势、成人服装的消费趋势走向。

  以2024农历龙年的这一波新中式热为例,“我们之所以踩中这波红利,就是因为先看到了成人新中式的火爆,通常通常成人的流行元素,会在下一季度童装上体现,并且慢慢延伸。”

  03.做好落地

  深耕棉品、差异化运营不同门店

  而当棉品采购回来,考验的其实就是门店的落地能力。

  关于棉品品类,市面一个普遍的说法就在于,老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棉品能不能做好。

  一位棉品采购告诉我们,目前他们的零售系统配备了专门的陈列师,每个门店还有对应的棉纺板块的小助手,来负责陈列、搭配的落地,库存的实时监控包括缺货补货的提报。

  此外,因每个门店的棉品销售情况并不一致,对每个门店差异化的运作,也成为部分连锁系统的棉品运营思路。

  “我们会根据门店所处的位置,选择不同价格段的棉品。比如市中心的店铺、商场旗舰店,那价格会偏中上,社区街边店,则会凸显极致性价比。”一位采购表示。

  另一位采购则提到,就实际运营棉品的情况、客群的购买力,对门店进行分类,“像A类门店,我们会迎合小红书上年轻宝妈的需求,率先尝试铺一些潮童款,对于一些尾部门店,那可能会逐渐调整成做老款折扣店的定位。”

  04.铺好下水道

  掌握时机、快速清货

  棉品一定要找好下水道,这也成为想要做好棉品的一个共识。尤其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棉品的售罄率已经无法达到过去的状态,库存的压力是一定存在的。

  拥有快速清货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上文所提有一些“尾部门店”承接老款棉品折扣店的动作之外,举办嘉年华活动也是一条较为常见的路径。

  “我们基本上是一年两场的频率,平均一场可以出掉几千件衣服。”

  此外,也有连锁系统将嘉年华搬到了线上,面向私域客户,开设线上直播间。“在价格上体现极致的性价比,用来清库存。”

  不过清库存的核心,仍旧是要掌握好时机。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当11月是暖冬、羽绒服销售承压,同时农历新年又早至1月底,即将迎来的是年衣销售季,羽绒服是要到12月还是1月份清,就是在“赌”。

  当然,不同零售系统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从风险可控的角度,其中一位采购告诉我们,他们最终选择在12月份将货品尽可能清完。当然,在棉品运营中,很多时候都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CBME洞察手记

  诚然,棉品背后指向的是库存和资金风险,但它的高毛利、易锁客的特质,仍然吸引一众零售业者入局。

  2024 CBME观众数据显示,对童装感兴趣的线下零售商占比从2020年的14.94%提升到了17.8%。同时,2024年,童装在线下零售商、代理商及线上三大渠道的合作意向排名中均稳居前三

  而为了更好地运营好棉品这一品类,几位棉品采购也呼吁品牌/厂家,可以提供更深的服务,从而与零售门店一起提高售罄率。

  “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希望品牌能在当地有督导,或者有专人来跟进我们。”

  “对于外面的一些好的营销点,也希望能够及时跟我们宣导,包括一些展示架的布局,产品的陈列、搭配,重点促销节点也可以在导购群里做一些互动,来提升我们的积极性。”

围观点赞

对话多家棉品采购:如何选好一盘货、提高售罄率?
2024年春节,新中式服装火出圈,反馈到母婴终端,就是好卖到断货,且又都在抢货、补不上。但在订当年冬季货品的时候,是继续加码新中式,还是说押注其它风向,对于棉品采购来说,这其实就是在下注。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