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了《202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这是双方自开始追踪中国快消品市场以来的第28份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的表现,揭示了市场增长趋势、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各渠道和品类的发展动态。
快消品市场温和增长
家庭护理领跑
报告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整体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取得0.8%的增长率。其中销量增长4.6%,平均售价下降3.6%。分季度看,一二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2.0%和1.6%,三季度下降1.1%,9月单月下降幅度达到3.5%。
在四大快消品领域中,家庭护理类目以3.5%的销售额增速脱颖而出,成为市场领跑者。饮料类目紧随其后,增速达到3.3%。相比之下,包装食品类目仅实现1.4%的小幅增长,而个人护理类目则出现了4.4%的下滑,跌幅较2023年前三季度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护理类目是唯一一个在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均保持正增长的类目。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渗透率和购买频率的提升,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和卫生的日益关注,以及对高品质居家生活的追求。
然而,个人护理类目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平均售价降幅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3.3%扩大至9.6%,价格下降趋势明显。这主要归因于消费者性价比意识的提升、免税渠道和电商渠道的竞争压力以及本土新生势力品牌的崛起。
线下渠道扩张迅猛
电商市场首现负增长
在线下渠道方面,随着连锁折扣店和仓储会员店的扩张,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小型业态的份额不断扩大,超市/小超市和杂货店渠道市场份额增长显著。同时,折扣店的增速超过了非折扣店,大卖场则继续以中等个位数的速度下滑。在三四线城市强劲需求的推动下,仓储会员店实现了17%的显著增长。
电商渠道方面,市场份额首次出现负增长,下滑0.6%。尽管各平台都在大力促销推动销量增长6%,但平均售价的同等降幅导致销售额小幅下滑。从电商格局来看,抖音等兴趣电商平台增速依然强劲,但较去年有所放缓。按商品交易总额(GMV)计算,抖音已超越京东成为第二大电商平台。而拼多多等折扣平台的增速也有所放缓,快手则出现了同比增速下降的情况。
多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并存
品牌忠诚度持续下降
此外,报告还深入分析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多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这两大品类的消费者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多品牌偏好”品类的消费者而言,购买频率越高,购买的品牌数量也越多;而对于“品牌忠诚”品类的消费者而言,购买频率的提高并不会导致购买品牌数量的增多。
报告还指出,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在追踪的27个品类中,2019年各品类排名前10的品牌在2023年有18%跌出了前10位。对于领先品牌而言,渗透率比购买频率和复购率更为重要。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过去十年间稳步下降,低频消费者贡献了很大一部分销售额,且这一比例在不断提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