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年年开,今年大不同!
关注并研究今年两会乳制品行业代表的建言,乳业圈发现,围绕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代表们的建言献策都离不开一个新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乳业发展要强调培育新质生产力?
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解说,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的、优质的先进生产力。
它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加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乳业发展关系民生,它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乳企对品质的“守正”,也需要在科研技术的加持下不断“创新”。近两年来,在政策部门的监管、市场环境的推动、消费需求的迭代之下,乳企加速科研的步伐,攻克多个“卡脖子”难题,不断拓展丰富乳制品产品矩阵,为强化国民营养健康、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乳业处于周期性发展阶段,我们仍需激发产业加速升级的新动能。针对当前阶段乳业发展中的短板,如何寻求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等乳业人,为加速奶业振兴、推动健康中国发展做出提案。
今年两会,乳业关键词有“科技创新”、“聚焦深加工”、“乳制品营养强化”、“加强学生营养干预”、“功能标识食品”。
伊利集团王彩云
科技创新引领奶业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围绕产业创新提出两大建议。
“国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我们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跃迁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持续推动全产业链的数智融合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奶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王彩云表示。
她认为,当前,我国奶业仍需激发产业加速升级的新动能,特别是在当前奶业产业链当中,还有不少“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这需要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为此,王彩云建议,一方面,应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与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合作。另一方面,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蒙牛集团史玉东
畅通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围绕“推动发展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与标法体系”、“建立乳原料收储机制”、“乳制品营养强化”、“加强学生营养干预”主题共提出五大建议,为加快培育乳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史玉东指出,现阶段,我国乳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存困难或问题,比如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不足,创新产品发展不足,高附加值乳源产品加工不足,现有标法体系与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不协同等。
对此,史玉东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引导行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全面推进乳业技术革新。比如引导行业重点发展乳清脱盐制备技术和乳糖提纯制备技术,重点研究乳铁蛋白等乳源功能成分产业化技术与实现路径、鼓励新型杀菌工艺等新工艺在液态乳中的应用等;
二是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聚焦深加工领域,引导行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创新打造食药物质的乳制品、营养重组乳制品、添加益生菌的发酵乳、延长保质期鲜奶等,不断丰富乳业矩阵和价值链条;
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应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在坚持“四个最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引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标准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完善支持乳源深加工的标准体系,制定食药物质原料使用的指南等,全面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
四是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本领域的作用,鼓励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服务产业政策落实。
当前,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宏观周期切换和供需切换的双重挑战,“由于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不均衡、消费季节性突出、生产成本高、牧场运营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周期性供需失衡明显,为奶产业链稳定发展带来持续挑战”,史玉东表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难以保障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政府推动出台一些稳定市场供需平衡和市场秩序的措施。”
他建议,建立乳原料收储机制,通过“企业+政府”共同收储,企业侧利用现有设备和厂房喷粉、收储、销售,政府侧则依托龙头乳企进行商业收储,并在喷粉费用、存储费用、资金利息等方面给予收储企业一定补贴,以此来稳定生鲜乳收购,推动产业稳定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
在加快乳制品营养强化方面,史玉东认为,当前国人膳食结构不平衡、奶类制品摄入不足、重点人群健康问题、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共存等情形依然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文件,推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学生奶相关团体标准进行修订,从标准和理念上推进大众食物强化工作。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营养健康素质,史玉东还提出了“关于强化学生营养干预的建议”。
一是推动建立健全国民营养相关法律法规,将学生营养具体要求纳入法治体系,为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国家营养干预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建立校园营养保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对学生饮用奶及奶制品摄入的重要性认识;
三是加大学生营养推广力度,加强奶类营养与健康公益性宣传;
四是推进乳业研学项目建设,加速建立研学工作管理和标准体系,政府引领研学多元化融合发展。
中国飞鹤冷友斌
大力发展“功能标识食品”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功能标识食品”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他建议,通过明确分类、开展试点、产学研合作等助推“功能标识食品”发展,可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基于我国悠久的‘食养’文化,以及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健康理念,通过科研创新发展‘功能标识食品’是一条必要且可行的路径。通过提供具有健康功能的营养食品,可用一种更加经济实惠的方式来更好地增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冷友斌介绍,“功能标识食品在国外已有成功案例,这类食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还能通过特定的成分和功能,改善健康、预防疾病、调节生理功能等,尤其在减肥、降血糖等场景中运用广泛。”
基于此,冷友斌建议,在目前已有食品类别的框架之下,新增“功能标识食品”类别,并明确“功能标识食品”功能的功能声称,包括描述食品包含的营养或药材成分,以及围绕其相应的功能予以标识等。
他提出,可在黑龙江开展试点,打造“功能标识食品”样板。“黑龙江省黑土地优势突出,食材和药材资源丰富且优质,尤其是玉米、大豆、人参、枸杞、木耳、刺五加等农产品,以及蓝莓、树莓等特色果蔬等优势明显。”
发展功能标识食品,还需多方合作打通产学研链路。
冷友斌建议,这需要包括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内的多方机构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既要注重基础研究破解科研难题,又要注重将相关科研成果进行及时转化,不断打通和加强产学研链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