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行政处罚、市场禁入!这家乳企咋了?

2021-09-23 来源:中国经营报、ST科迪公告

  科迪乳业又出事了!

  继科迪乳业董事长被罚十年不得入市后,科迪乳业再起波澜。

  近日,科迪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图片

  存在业绩虚增、重大遗漏等违法事实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科迪乳业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一、科迪乳业《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 存在虚假记载。2016年至2019年,科迪乳业分别虚增收入33619.77万元、21010.96万元、29713.74万元,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1843.35万元、6864.13万元、11275.39万元。

  二、科迪乳业未按规定履行2016年至2019年有关临时信息披露义务,《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在未经过决策审批程序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科迪乳业多次向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担保,未按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且未在相应的年度报告中披露,构成重大遗漏。 

  对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证监局决定:

  责令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对时任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清海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 对时任科迪乳业财务总监胡文猛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对时任科迪乳业董事、财务总监刘新强、时任科迪乳业董事、董事会秘书张永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时任科迪乳业董事会秘书崔少松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对时任科迪乳业董事、总经理张枫华、时任科迪乳业副总经理李盛玺、时任科迪乳业副总经理王守礼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实控人10年证券市场禁入

  此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决定,对时任科迪乳业董事长、科迪乳业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张清海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据《市场禁入决定书》,张清海为科迪乳业《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重大遗漏以及向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和担保未及时披露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张清海作为科迪乳业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其行为已同时构成2005年《证券法》百九十三条第三款所述“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从事前两款违法行为”的行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证监局认为,张清海的违法行为恶劣,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决定对张清海釆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2015年,科迪乳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科迪乳业作为河南的区域乳企,当时并未引起行业内过多关注。

  行业人士认识到科迪乳业是在2016年,其推出的小白奶迅速火爆,并使得其他的企业竞相跟随。小白奶的出现,让当时原奶产能过剩、高端液奶陷入价格战的市场看到了消费者对于另一类产品的需求。

  在当时,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清海透露,小白奶2017年全年的日产销量平均达400余吨。

  小白奶所属的常温乳制品收入8.15亿元,占比65.8%。2017年财报显示,科迪乳业营收实现50%以上的增长,净利润也达到了41.56%的增长。

  在整个乳行增长低迷的前提下,科迪乳业的大踏步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记者查阅当时A股上市乳企的财报发现,在2017 年,科迪乳业的盈利能力仅位于伊利与光明之后。

  由于当时小白奶的火爆,行业内并未有过多的声音质疑科迪乳业的业绩。但彼时,就有当地奶农向记者陈述,科迪乳业开始出现拖欠部分奶农款项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起因,源于科迪乳业上市后存在的定增兜底协议。

  根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2016年科迪乳业大股东科迪集团与投资方签订定增兜底协议。

  2016年12月底,科迪乳业定增正式实施。但其后科迪乳业的股价节节下跌,1年锁定期到期后,尽管科迪乳业在2017年4月实行了10送9(每10股转增9股),定增成本摊薄至7元左右,但2018年科迪乳业股价低仍跌至2.55元。股票市价与定增价倒挂,参与定增的资本全部浮亏,科迪集团与小村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流动性支持(现金补仓)及差额补偿承诺协议(即兜底协议),而科迪集团违约拒绝现金补仓,拒不执行差额补足。

  2018年小村资产次起诉,科迪集团先协调让小村资产撤诉,后对自己签订的分期付款协议又拒绝执行。科迪乳业的大股东科迪集团和实际控制人张清海未补足差额,引发诉讼。

  在此背景下,2018年和2019年,科迪乳业拟斥资15亿元收购科迪速冻,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监管部门对此下函表示质疑。

  在上述事件期间,深交所曾多次问询科迪乳业的异常举动,科迪乳业均表示不存在违规问题回复,且科迪乳业多次坚持收购科迪速冻并发起定增。

  2019年,奶农追薪事件发生之后,科迪乳业因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随着事件的调查,科迪乳业及科迪集团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的问题逐步被监管部门证实,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揭开了科迪乳业虚增利润、信披违规等违法事实,而张清海被罚10年证券市场禁入。

  科迪系现状如何?

  在资金问题发生后,囊括了农业、速冻、瓶装水、便利店等业务的科迪集团陷入了经营危机之中,其中很多产业一度停产,科迪集团的破产重组仍在进行。

  按照《告知书》中的统计,自2016年至2019年,科迪乳业向科迪集团提供了多笔资金以及担保。科迪乳业在2020年6月份的公告显示,科迪乳业称“大股东科迪集团非经营性占用18.65亿元”。

  上述资金终是以科迪乳业发布公告承认为大股东科迪集团非法占用收尾。

  2020年6月,科迪乳业公告表示,在自查中发现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

  对于导致科迪系现状的原因,科迪集团原职工告诉记者,科迪集团在科迪乳业上市之后,就开始布局了便利店业务,主要方式就是吸引个体便利店加盟,且主要集中在郑州周边地区,按照科迪集团的设想,通过便利店的渠道打通其旗下的速冻、乳业等业务渠道,巩固自己在河南的市场地位。

  截至2018年危机发生之前,便利店的数量已经超过千家,但根据多方证实,实际上这些便利店并没有实现正向盈利而是出现了亏损,甚至有加盟商因欠薪而向科迪集团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12月28日,因科迪乳业财务人员操作失误,误将2亿元资金汇入河南科迪大磨坊账户,发现该情况后,科迪乳业立即向科迪大磨坊提出了返还资金的要求,科迪大磨坊于次日(2018年12月29日)将上述资金及时返还科迪乳业。

  财报显示,截至新的2021年第三季度,ST科迪才实现扭亏。在2019财年,科迪乳业的营收仅有5.66亿元,2020财年业绩预报营收约为4.8亿元,目前业绩甚至不及上市之前。

 

围观点赞

行政处罚、市场禁入!这家乳企咋了?
科迪乳业又出事了!继科迪乳业董事长被罚十年不得入市后,科迪乳业再起波澜。近日,科迪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