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问题在世界各国备受重视,母乳喂养已基本普及,宝宝辅食添加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幼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母乳中的营养物质随着幼儿的生长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当生长发育到4~6个月以后,就应该及时添加各类宝宝辅食来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研究普遍认为婴儿宝宝辅食添加的适宜时间是4~6个月。根据国内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刚出生时,以及出生后3~4个月的生长发育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没有差别,但4个月以后即出现差距,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就是宝宝辅食添加不当和感染所致"。
研究普遍认为宝宝辅食添加的适宜时间是4~6个月,但宝宝辅食添加作为一项社会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开始时间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变化较大。因为婴儿的营养需要较难准确确定,泌乳又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宝宝辅食摄入量与母乳摄入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在没有更明确的研究时,多数研究认为4个月前添加宝宝辅食弊远远超过利,但宝宝辅食添加也不应迟于6个月。
过早的添加宝宝辅食降低了母乳喂养的密度或频度,增加婴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使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增.加。Simondon KB,Si nondon F对非洲塞尔维亚2 ~3个月的婴儿进行追踪调查表明,2~3个月添加宝宝辅食的婴儿,其身高、体质量和中上臂围明显低于该期纯母乳喂养者; 4~5个月添加宝宝辅食者,其身高增长稍低于该期纯母乳喂养者(1.42vsl.53cm/ mo,P<0.05) ;而婴儿初次添加宝宝辅食在6~7个月者,其中身高体质量增长指数同该期优势母乳喂养者相似i0s。Davi es~ Adetugbo的研究表明,宝宝辅食添加过早(<2个月)的婴儿,其年龄比体质量明显低于2个月以后添加宝宝辅食者,且低体质量(WAZ<-2.0)和极低体质量(WAZ<-3. 0)的发生率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28.6%与7.5%和14.3%与0%)”。此外过早添加可缩短母亲自然节育时间,即增加再受孕的机会,不利于母子健康。过晚添加宝宝辅食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过缓,尤其对营养不良的母亲,当没有足够母乳满足孩子需要时更易导致发育障碍。我国黑龙江省对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研究表明。
4~6个月添加宝宝辅食者,其营养不良的患病率(12.98%)低于8个月以上添加者(17.58%),两者呈显著相关(P<0.001)。此外,国外资料研究表明,4~6个月婴儿的味觉发育适于此期添加宝宝辅食,否则随着婴儿味觉的发育,超过这个过渡敏感期,婴儿喂养将很难过渡到成人型饮食。宝宝辅食添加时间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显著影响,在4~6个月龄时添加乳类、蛋类、水果和豆类等辅助食品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明显优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
宝宝辅食添加状况调查分析发现有35%的婴儿在4个月以前就开始添加宝宝辅食,这有可能影响4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在何宇纳等对较贫困农村地区14649名幼儿宝宝辅食添加情况调查结果中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幼儿开始添加宝宝辅食的时间不合理,或早或晚,只有40%左右的婴儿是在4~6月间开始添加宝宝辅食"。
宝宝辅食添加种类、质量与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母乳喂养儿在出生后或3~4个月内与发达国家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差别,甚至比发达国家稍好,但4个月后生长缦慢,身长体质量曲线逐渐低于国际标准且差别加大,其主要原因是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质量、数量不合适”。
有研究观察了婴儿1~48个月的生长发育,发现至少在3个月内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体质量/年龄、身长/年龄、体质量/身长等指标方面都较3个月内开始宝宝辅食添加的婴儿高(校正性别、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提示不成熟的宝宝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长期危害性为0。中国营养与食物监测表明嬰儿年龄别身高和体质量与4~6个月开始添加动物性食物和水果蔬菜呈正相关,4~6个 月还没有添加这些宝宝辅食的婴儿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度为添加这些宝宝辅食婴儿的2.21倍响。中国贫困地区36月龄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宝宝辅食添加的种类、时间、质量、腹泻及延长母乳哏养等相关,其中与宝宝辅食添加的种类及添加时间的相关性强。
宝宝辅食的种类 宝宝辅食的种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 定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在4~6个月时添加蛋类、水果类食物的儿童低体质量发生率、生长迟缓发生率和消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P<0.05);4~6个月时添加乳类食物的儿童低体质量发生率和生长迟缓发生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P<0.05) ; 4~6个月时添加豆类食物的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P<0.05)”。在中国农村地区宝宝辅食添加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家庭不能保证每天食用肉、蛋、禽类食物,因此幼儿蛋白质类食物摄入较少,宝宝辅食的品种以谷类为主,包括稀饭、面条、米饭、馒头等,有相当- -部分幼儿不能达到每天食用蔬菜水果"”。
对开封县农村婴儿宝宝辅食添加调查结果显示各月龄组宝宝辅食添加的种类比例以谷类高,代乳品及其他乳制品低,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及蔬菜水果所占比例也较小;此种食物结构势必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从而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宝宝辅食的质量 宝宝辅食的质量主要是指宝宝辅食的能量密度、粘度、营养素密度、卫生状况等。宝宝辅食的能力密度与婴儿总能量摄入密切相关,虽然婴儿可通过调节进食量进行补偿,但由于婴儿的胃容量有限,不能摄入足够量的宝宝辅食来满足其能量需要。同时增加宝宝辅食添加的频度可以增加能量的摄入,但次数过多在实际中并不可行。宝宝辅食的粘度与能量摄入明显相关,降低粘度,可增加能量摄入。宝宝辅食的营养素密度直接影响婴儿的营养状况,营养素密度低,影响到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可引起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宝宝辅食中钙、铁、锌含量较低,生物利用率差,不能满足婴儿钙、铁、锌的需要量。4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在添加“适宜”宝宝辅食组与强化硫酸亚铁组两组之间6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显著,补充硫酸亚铁组高于添加“适宜”宝宝辅食组,表明宝宝辅食铁含量并不充分田。对广州部分婴儿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发现失衡情况相当普遍,排在前四位的是I、Zn、Fe、Ca,能否及时添加宝宝辅食及宝宝辅食结构合理与否对婴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在碘缺乏地区,宝宝辅食碘补充是十分必要的。改善这些微量元素状况,不仅可减少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宝宝辅食被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直接阻碍婴儿的生长发育。在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条件和环境卫生较差,食物可能被污染,若宝宝辅食卫生状况不良,会增加腹泻的发生率,在高微生物污染环境下,纯母乳喂养儿从4~6个月开始给予宝宝辅食时,腹泻发病率比继续纯母乳儿高2~13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