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疫情过后,有可能爆发的12个赚钱行业

2020-02-24 来源:营销最前线 作者:老炮儿

  2020年一开年,一只黑天鹅突如其来;

  一场疫情以摧枯拉朽之势,呼啸而来,毫无准备的线下实体经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餐饮、旅游、酒店、影院等消费服务类行业几乎进入了半休克状态!

  但一场变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一定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红利风口,中国有句古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一场巨大的变化,不要只看眼前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转变才是关键。

  每一次大波折,会倒下老的一批人,也会站起来新的一批人,这是历史铁律。

  对照2003年的非典,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是11%,二季度回落到9%,但次年一季度恢复到11%,全年对GDP总量影响,单季度大概-2%,摊到全年大概是-0.5%,“非典”疫情整体并没有影响中国经济总体趋势。

  毫无疑问,这场疫情的负面冲击是短暂的,疫情过后,经济肯定会快速复苏,但是这场复苏不是疫情之前的原路返回。

  那么疫情过后,反弹复苏中,爆发式的赚钱机会可能出现在哪里?

  1、线上化红利

  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宅在家中,“宅经济”顺势爆发,疫情之下线上化需求暴涨,互联网迎来了第二春。

  因为2003年非典,催生了淘宝、京东、携程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崛起,所以线上化红利是此次多人反复提到的。

  确实,因为政策和防疫需要,“宅经济”带来了短暂的线上刚需,为很多平时需要付出沉重成本来培养用户习惯的行业得到了一次不可逆转的超低成本的引流机遇。

  但部分被很多人提到的暴涨行业,比如线上办公、线上教育,因为与传统线下方式相比体验并没有优势,疫情中获得了一个增长机遇,疫情之后在未出现颠覆式体验的形式前,可能就只能作为一种线下的补充,难以持续拥有爆发式的机会。

  近直播上课,钉钉惹毛了中小学生

  被报复性打1星

  尽管公关回应很棒但无法掩盖行业的短板

  此次带来的用户很多都是非自愿的

  今天老炮主要给你说说,疫情之后有可能持续爆发的线上化行业:

  1、新零售(O2O生活服务)行业

  我们呆在家里,为了防疫避免少出门,很多人开始每天都用手机APP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特别是年前一片哀嚎的生鲜电商,每天买菜都需要抢了。

  有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这次疫情保守的估计有三个月,90天的重复很容易形成稳定的习惯。

  而根据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方便的体验下,习惯形成之后是不可逆的。

  和当年电商平台崛起中,作为基础设施的物流也跟着顺势一样,这次生鲜电商这样的新零售平台的崛起,将促使帮我们解决后一公的里同城配送行业蓬勃发展;

  除了传统的美团、饿了么等外卖配送,达达、UU跑腿、美团跑腿、闪送这类和生鲜电商合作紧密的第三方跑腿公司,也迎来了爆发式的机会。

  试想一下疫情过后,我们可以出门去逛商场超市了,我相信很多人以后依然会选择用手机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因为习惯了这种方便。

  2、线上娱乐行业:手游、视频

  因为无法出门,娱乐只能在家在线上,毫无疑问线上娱乐行业必将迎来爆发增长。

  当其冲的是本就发展迅猛的手游行业,据报道,腾讯的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今年春节期间表现十分优秀,甚至《王者荣耀》被传在除夕当天流水高达数十亿。

  接着是视频行业,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组成的影音视频平台和以抖音、快手等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并驾齐驱,都迎来了增长高峰。

  《爱情公寓5》、《锦衣之下》、《将夜2》等一系列的火热电视剧,为视频平台带来了不少新会员;

  字节跳动创先例的6.3亿携手《囧妈》,电影在线播,总观看人数超1.8亿获得了大量点赞,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启示。

  本就火爆的短视频,在这场疫情中更是如虎添翼,还成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

  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中老年人出现在短视频内容中,短视频对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用户的渗透引来了爆发式的机遇。

  3、直播行业

  直播行业的爆发,在前几天的两个刷屏事件中体现得:

  一边是,北京夜店K歌宣布将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登上热搜;

  K歌宣布于2月9日,也就是北京市准备正式上班的前一天,与全部员工、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30%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

  另一边是闪瞎双眼的万人线上狂欢的“云蹦迪”引发热议。

  同样是2月9日,One Third酒吧在抖音进行的5个小时的云蹦迪直播,累计在线人数超过121.3万人,收到接近200万元打赏。

  真可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人在悲鸣,就有人在狂欢。

  除了娱乐的直播,年前就火爆的直播带货继续着高光时刻,更是成为了无数线下零售的救命稻草。

  根据淘宝公布的数据,2月以来,每天都有3万新商家入驻淘宝,转型线上;淘宝直播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倍,新开播场次同比涨110%。

  而在短视频和直播迅猛发展之下,网红经济也被点上了一把火,据国外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的预测,2020年网红经济的总规模将达到3400亿人民币。

  4、互联网医疗行业

  疫情中,直接的需求就是医疗健康,除了疫情本身,还有两个需求一方面是对疫情的及时正确认知,另一方面是不能出门带来的诊疗需求。

  而这两个需求,都直接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难得的机会:

  先是,因为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有大量的医疗背书,所以由他们发出的疫情报告和科普,更容易为互联网医疗平台带来大量的流量;

  其次,线下医疗紧张,又有疫情的危险,其他的诊疗需求只能积蓄在线上;

  而丁香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平台,推出的在线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就医压力同时,让无数消费者体验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给平时推广困难的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培养消费习惯的机会。

  有数据统计,2019年之前,人们线上问诊的比例仅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线上问诊的比例已经提高至10%左右。

  而因为线上诊疗后的“买药不出门”和口罩需求,互联网医疗闭环尾端的医药O2O也迎来了增长机会。

  比如,比抢菜还要激烈的抢口罩大战中,医药O2O叮当快药因蜂拥而来的流量太猛,app一天连崩3次...

  毫无疑问,这场变化的到来,让互联网迎来了第二春,线上化的刚需,为每一个线上行业按下了加速键,一波不可逆转的红利席卷而来。

  不过潮水褪去后,是否能够继续前行才是关键,把握住了线上化红利的企业(个人)必须尽快建立护城河,不然凭运气得到的,终将凭实力失去。

  二、报复性反弹

  线上化迎来了爆发红利,线下实体也不要气馁,熬过这个寒冬,就是春天。

  对照03非典,疫情发生时,各项经济数据确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但疫情结束后,就会出现了一波的V型反弹。

  这次也不会例外,那么这次的反弹机会,有可能出现在哪里?

  及时享乐红利

  经历一场疫情,我们总会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再加上长时间宅在家里的痛苦经历,大家对人生的看法也会有变化:自由、快乐、健康比钱财更重要;

  所以,人们必然会倾向于及时行乐的消费心理,那么在这个消费心理变化中,哪些行业有可能得到机遇?

  超常规的餐饮行业

  疫情过后,消费对餐饮肯定是利好的,但是一般街边以解决“温饱”需求为主的常规餐饮只会获得有限分增长。

  真正迎来爆发式机会的,是那些拥有出色环境、变态服务、个性理念等特色,在餐饮基础需求之上,满足社交价值需求的餐饮;

  比如彰显年轻人个性的喜茶、比如拥有变态服务的海底捞

  大健康行业

  对于个人,除了用保险来对冲健康风险,平时的保健意识也很重要。

  这场疫情,让我们对健康重新认知,一定会对我们在保健医疗上的消费观产生影响。

  体检、家用医疗器材的日常检测需求,先会大幅度提升;而各类保健品、药品消费也会快速增长;

  另外,如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这样,从外部环境进行健康预防的家电,会加快成为家庭标配。

  企业外包服务行业

  而对于企业,经历了这场疫情,让很多老板认识到高管理成本带来的负担。比如餐饮名企西贝称疫情中多撑3个月,大的开销就是工资成本。

  为了缓解人力带来的高管理成本,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所以很多做企业外包服务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迎来大增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对未来的风险有了更好的认知,意识到了风险控制的重要;但风险不是危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要因此畏惧风险,控制它是为了让我们无视它的干扰,勇往直前,奥利给!

  四、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后,很多朋友肯定要问老炮,面对这即将会到来的机遇,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给三个简单的建议:

  1、努力自救,布局线上化渠道

  对于很多线下实体商家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自救!

  如何自救?前面提到,疫情中线上化的需求暴涨,是当下不可逆转的红利,借此努力尝试线上化恢复业务是线下的出路。

  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线上化方式:

  1)无接触配送

  这主要针对餐饮行业,和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实现无接触配送。“无接触配送”,是指用户在下单时,可通过“订单备注”、电话、APP内消息系统等方式,与骑手协商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等;送达后,骑手将通过电话、APP等渠道通知用户自行取餐。

  2)直播带货

  而对于线下广大的零售行业,去年火爆的直播带货或许是一根救命稻草。很多线下商场也在,依靠淘宝直播、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的尝试。比如前一阵,银泰百货就和淘宝联手邀请千名导购,进行了在家直播带货的尝试。

  银泰百货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一名优秀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的班。

  3)微商化

  除了直播带货,其实还有更多的实体零售,选择了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将导购们微商化,利用导购之前积累的客户群体进行销售。整个朋友圈,变成了一场品牌集体的下沉,一场私域流量的狂欢。

  其中,让老炮印象深刻的是近看到的关于红蜻蜓的案例,他们依靠微信的私域流量池做朋友圈和社群,从4000家店歇业做到现在日入百万。

  1天,线上商城搭建完毕;两天,400多个超200人的社群建立起来,5000多名线下导购在家上岗。

  据报道,他们为此建立了“红蜻蜓战‘疫’指挥部”,统一生产文案模板、制定有效的精准营销方案,每天总结复盘汇报。其实这些手段不止于自救,等到疫情过后,这些线上化措施很可能成为一场实体门店,线上化渠道的布局,为之后的反弹提供更多的销售机会。若干年后,我们再回看时,实体店线上化转型的拐点,会不会就是这场疫情?

  建立口碑

  营销界有句话:旺季做流量,淡季做口碑。

  疫情中其实要为品牌、企业建立口碑的好机会,等到疫情之后,让你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具体怎么做?

  疫情之下保有良心,千万不要想着发国难财,产品价格和质量一定要保证良心,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保持细心,注重细节,提供小惊喜,做客户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注重每一个影响消费者心情事,还是那句话“把事做过头就是口碑”。

  西贝的安心卡

  后是要下决心,不能说我见机行事,变相裁员;

  必须要给员工表态,我有决心和你们一起共进退,困难之下,把团队打磨成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强军,疫情之后才能快速抓住机会。

  员工联名说不要工资

  老乡鸡董事长坚决不同意手撕联名信

  总之一句话:以良心、细心、决心获得客户的倾心、员工的同心。

  寻找差异化价值

  如果以上两点你都无法去做,那么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寻找自己或者自己企业的差异化价值。活下来,努力积蓄力量,等风来!

 

  部分内容与数据参考自:

  《武汉疫情后,中国将出现 8大变革(强烈推荐)》来源:水木然学社

  《当年鄙视微商的,2020都活成了微商》来源:刀姐doris

  《灾难后结婚率会上升?疫情后会出现哪些转机》来源:LinkedIn

  《全民“李佳琦”!柜姐直播卖货3小时,等于复工6个月》来源:棱镜

围观点赞

疫情过后,有可能爆发的12个赚钱行业
2020年一开年,一只黑天鹅突如其来;一场疫情以摧枯拉朽之势,呼啸而来,毫无准备的线下实体经济被打了个措手不...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