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复盘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对奶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0-02-11 来源:乳业资讯网

  近一个科普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传染性的视频中,引用了一个概念即基本传染数R0(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也就是在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单个感染者传播疾病的平均人数。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干预,平均传染人数会降低。图1是2003年的非典(SARS)R0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与2003年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一致性达79.5%[2],可见,这条曲线也适用于新冠病毒。同样非典疫情期间乳业行业表现出来的规律可能也适用于今年的“新冠”疫情。根据疫情的病例感染情况可将疫情发展周期分为初发期、爆发期和减退期(表1)。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期赶上春节,2020年的乳制品行业表现也会呈现不同特点。

图1 SARS R0随时间变化曲线

注:*根据非典疫情传播规律推断

  2003年非典之年的奶业行业表现

  1

  居民食品消费中乳制品消费支出增加

  2000—2012年,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逐年升高,但2003年有两个数据表现出历年高,即乳制品食品消费支出和乳制品消费支出增长率(图2)。可能与乳制品营养价值高,尤其是超高温灭菌乳食用保存方便,疫情发生期间商超购物次数减少,成为居民囤货的有关。

图2 2000—2012年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在食品中的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

  乳制品中酸奶的消费增长速度历年大

  2000—2012年,城镇居民鲜乳的消费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奶粉的消费量基本维持在0.5千克/人左右,酸奶的消费总体呈升高的趋势。2003年鲜乳消费增长率达到历年次高峰,而酸奶的增长率达到高峰(图3),可能与酸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有关。

图3 2002—2012年城镇居民不同乳制品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统计资料》

  3

  乳制品销售受疫情影响小,市场表现佳

  2002—2017年乳品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但2003年的增长率是历年高的(图4)。个别乳制品企业也在这一年表现出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2000—2018年销售额持续增长,在2001年和2003年销售额增长率分别达到高峰和次高峰(图5)。2001年高峰的出现可能与伊利1997年与利乐公司合作,应用利乐无菌包生产超高温灭菌乳,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位,产品销量极大提高有关。2003年出现的次高峰则可能与伊利根据非典时期居民生活和消费习惯,调整产品结构,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关[4]。三元股份也在2003年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从三元股份2003—2018年的销售收入及增长率看,2008年之前,2003年乳制品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均高(图6),之后由于常温奶市场受到乳业巨头的挤压,公司通过不断加强低温乳制品及送奶到户业务,到2008年销售收入才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2003年非典期间,该公司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公司乳品产品销售上升了20%[5]。

图4 2002—2018年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统计资料》

图5 2000—2018年伊利股份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伊利股份历年年报

图6 2003—2018年三元股份乳制品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三元股份历年年报

  2020年“新冠”之年奶业行业表现的相关推断

  1

  “新冠”之年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会有所增加

  乳业产业系统可划分为原料乳供应、乳制品加工、乳制品销售和乳制品消费4 个子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乳制品加工与乳制品消费子系统的相互影响强,其次是销售和消费之间,第三是原料乳供应与消费之间,第四是原料乳供应和乳制品加工之间(图7),可见乳制品消费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6]。

图7 2006—2015 年乳业产业系统各子系统间协调性程度

注:1为原料乳供应子系统,2为乳制品加工子系统,3为乳制品销售子系统,4为乳制品消费子系统

  2003年“非典”疫情使得许多消费者为寻求安全感而做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定,即尽量减少去公众场合的次数和时间。同理,2020年大众生活方式也将有发生改变的预期,使其消费方式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即期消费改为分散消费集中购买[7]。在“新冠”肺炎防控警报解除之前,分散消费集中购买也会是主要消费方式。按照“非典时期”的规律推断,乳制品具有健康属性,且可长时间保存,2020年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应会有所增加。

  2

  发酵乳销量有望大幅增长

  发酵乳指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产品[8]。一方面发酵乳中因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口服进入体内的益生菌先与肠道粘膜淋巴组乳酸杆菌织作用,激活粘膜免疫系统,激活的细胞经过迁移和归巢,达到机体其他部位引起系统免疫反应,促进机体免疫作用[9]。另一方面,发酵乳中部分乳糖被水解,降低了人对乳糖不耐受症状,部分蛋白质和脂肪会被水解成为肽类和游离脂肪酸[10],使得发酵乳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研究表明,食用含有乳酸杆菌的发酵乳对中老年人进行为期12周的营养干预,发现干预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病率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是对照组的50%[11]。由于疾病的传播对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安全需求将成为“新冠肺炎”时期主要的需求,人们的消费除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则主要表现为对安全需要的消费,具有提高免疫力且易被吸收利用的发酵乳被选购的机率大增。

  3

  乳制品产量在复工后将恢复正常

  近期,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相当一部分乳品加工厂不能完全达产,甚至出现大量喷粉现象。一是受春节前囤货影响。乳制品已具备礼品属性,春节是乳制品消费旺季,节前乳品企业会提前备货。而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不走动,不拜年”,导致乳制品出现滞销,乳品加工企业销售订单锐减,产品积压严重。受保质期影响,尤其是低温乳制品,不能大量生产储存,为消化节前囤货,乳品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二是受企业复工延迟影响。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各地陆续下发通知,大部分省份要求除特殊企业,各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奶业是一个涉及多个产业链的行业,受此政策影响,乳品加工厂上游辅料企业复工延迟,乳制品生产用的包材、纸箱等辅料面临断货,影响正常的乳制品加工生产。三是受交通管控影响。为防止输入性病例的产生,部分省市出台了交通管控措施,有的采取一刀切政策,严禁外埠车辆进入,有的村镇甚至出现封路的情况,乳品企业产品难以到达经销商仓库,进一步加剧库存积压。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也在同一天发布《关于统筹做好春节后错峰返程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未经批准擅自采取封闭高速公路、阻断国省干线公路、硬隔离农村公路等措施,并不得禁止其他地区交通运输工具通行。2月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维护畜牧业正常产销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不得拦截畜产品运输车辆,推动将商品畜禽、禽蛋、生鲜乳等运输车辆纳入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协调办理交通通行证,解决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畜产品运得出生产一线、运得到消费一线,防止出现“卖难”和“断供”现象。随着国家系列文件的出台,各地积极落实文件精神,奶业产业链各环节复工阻碍将减少,各地交通管控也会有所缓解,乳制品加工企业有望恢复正常生产。

  4

  全年乳制品销售前景仍看好

  受疫情影响,走亲访友对乳制品的送礼需求减弱,但家庭消费有望增长。各乳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培育稳定的消费市场,全年销售收入逐渐趋于均衡(图8-10)。可能是乳制品消费更多以家庭消费为主,相当一部分家庭,也是在礼品消费的带动下,逐渐养成饮奶习惯。在家庭消费的推动下,尽管短期消费出现困难,但全年乳制品销售前景仍看好。

图8 2010—2018年伊利股份各季度销售收入占全年比例

数据来源:伊利股份历年年报

图9 2010—2018年光明乳业各季度销售收入占全年比例

数据来源:光明乳业历年年报

图10 2010—2018年三元股份各季度销售收入占全年比例

数据来源:三元股份历年年报

  相关建议

  1

  乳品企业及其经销商应与多方合作消化库存

  一是在疫情不严重地区,号召经销商在营业终端开展折价促销。二是针对消费者大部分在家中隔离,物流快递进入小区受限的现状,建议经销商联合周边小区物业,推出送奶上门服务或者送奶就近自提服务。三是与药店合作,利用药店生近期客流量大,开展消费者买口罩、消毒水等安全用品达到一定金额送一箱乳品活动。四是与餐饮企业合作,针对低温奶产品,通过外卖配送进行分销。五是与疑似病例点合作。目前,为了应对疫情各省市都有专门收集疑似病例的场所,大多是在定点酒店和定点医院,经销商可以与此类场所合作,以捐赠形式或者低价抛售形式处理库存[12]。

  2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或推广适应性产品

  新冠疫情带来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及终端环境的变化,乳品企业应根据这些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当然,企业在新冠肺炎期间开发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延续性和产品的开发周期、生命周期。要切忌过于牵强附会,否则很容易开发出”短命产品”[13]。

  3

  利用当前居民对健康信息关注多的特点,加大食用乳制品有利于健康的宣传

  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天奶类的摄入量为26.6g,与《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每天300g液态奶推荐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居民营养教育与消费引导提高乳制品消费量。《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合理膳食行动。行业协会、相关乳制品企业及媒体,应借助居民在疫情期间对健康信息关注多的特点,加大食用乳制品有利于健康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吴松磊.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 [EB/OL]. [2020-02-02] https://mp.weixin.qq.com/s/fnu8urcvf3qrq6WDIIJWZg.

  [2] Peng Zhou, Xing-Lou Yang, Xian-Guang Wang,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an 22]. bioRxiv. 2020. 2020.01.22.914952;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2.914952.

  [3] Li Q, Guan X, Wu P,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an 29]. N Engl J Med. 2020;10.1056/NEJMoa2001316. doi:10.1056/NEJMoa2001316.

  [4] 方健. 非典时期非常营销[J]. 生意通,2007(2):62-63.

  [5] “非典”时期北京乳品销量迅猛增长[J]. 中国乳业, 2003(5):29.

  [6] 樊斌, 周鹏. 乳业产业系统发展状态测度研究——基于协同论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2):275-283.

  [7] 刘颖. 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1):20-22.

  [8] GB 19302-2010,发酵乳[S].

  [9] 宗莉, 杨立明, 张传卫, et al. 益生菌及其细胞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6(02):96-99.

  [10] Adolfsson, Oskar, Meydani, Simin Nikbin, Russell, Robert M. Yogurt and gut func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0(2):245-256.

  [11] 郭悦, 石磊, 何苗, et al. 发酵乳预防中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5):810-813.

  [12] 李青林. 坚持住,乳品经销商们![EB/OL]. [2020-02-03].

  https://mp.weixin.qq.com/s/aEWAOQ4JrI0eyusJ9F_dXQ

  [13] 何足奇, 梁剑, 汪社锋. 食品企业非典时期营销策略[J]. 江西食品工业, 2003(2):52-53.

  来源:乳业资讯网

围观点赞

复盘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对奶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近一个科普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传染性的视频中,引用了一个概念即基本传染数R0(Basic reprodu...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