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为新晋潮妈潮爸,中国童装领域在消费上更倾向于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其对于童装消费也提出了高颜值、个性化诉求,对产品品质与舒适感的要求达到了的高度。
国内千亿童装蓝海市场正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经营转型,逐渐和成人时装品牌一样面临产品、文化、营销等多维度的综合竞争格局。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历时十余年,发家于中国童装三大制造业基地之一即墨的吉美誉一次次破出舒适圈,梯次实现从即墨品牌到山东品牌再到国内童装阵营的连续跨越。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青岛吉美誉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峰,回眸在他带领下的吉美誉,如何实现其童装品牌的升级之路。
不破不立 创新求变
2010年,同为校友的刘云峰和妻子王晓红分别从所在企业辞职,举家迁至即墨成立青岛吉美誉服饰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公司主要从事服装批发,一次接到大单需在一周内交货,生产线工人不够,他们就在车间一起加班,“凌晨实在太困就在库房的布堆里睡上15分钟,幸福有很多种,那时躺在布堆上的感觉就是幸福的。”
身处于外向型特色鲜明、生产加工能力强大的针织名城即墨,面对与周围生产“能手”间的激烈竞争,另辟蹊径才可能找到生存空间。在生产加工发展模式还蓬勃发展时,刘云峰比很多同行率先跳出来审视和研判未来的产业趋势和机会。
2012年,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唯品会……国内电商市场正风生水起,吉美誉迅速抓住机遇,通过阿里巴巴1688平台发展线上内销批发品牌。
随着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构建,线上火爆订单滚滚而来,2013年,吉美誉的Anddywoo品牌在阿里巴巴童装销售额排名中位居全国第八,在业内有“伙拼王”之称。
就在吉美誉步入个事业辉煌期的同时,刘云峰静下来总结,“我们线上的产品以中低端的基础款为主,大家只是冲着价格便宜来购买。开公司是要赚钱,但赚钱并不是目的,我们更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圆一个品牌梦。”
2014年,吉美誉将发展重点从线上转向线下,在全国各地开拓客户,并对产品线做出巨大调整,从针织低端产品向梭织中高端棉麻系列童装转型。
针织款式、品类较少,局限性较大,价格提升空间也比较有限。即墨针织发达,梭织配套并不算完善,为此,吉美誉全力建立新的供应链,虽然流失了一批稳固客户,出现暂时困境,但这个变革为吉美誉如今的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6年,吉美誉聚焦高端定位的禾雀品牌诞生,经过6年的发展,禾雀已经有400多家专卖店,足迹遍及全国,而此前即墨童装品牌在中高端商场开直营专卖店者。
“企业家一定要勇于去变,虽然脱离舒适区的变革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如果畏惧是不会获得新生的。”
在短短10年多时间里,从线下外单加工、线上内销加工再到品牌发展,乐于接受新概念吉美誉几乎踏准了行业发展的每个拐点,先人一步找到风口并站稳位置,为自己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本土原创 勇立潮头
童装,在即墨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从流传于移风店镇大沽河畔的虎头鞋帽开始,延续数千年,一直在发展传承。上世纪80年代,即墨针织服装业起步,作为产业支脉之一的即墨童装基因随之逐渐发展壮大。
即墨与广东佛山虎门、浙江湖州织里并称为中国童装三大制造业基地,对青岛乃至山东的服装业而言,童装是从“大纺织、小品牌”到“大纺织、大品牌”升级很好的突破口。
但长期处于野蛮成长状态的即墨童装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缺乏品牌企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转型升级依旧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挑战,急需有企业能够在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上脱颖而出。
“6年时间,禾雀从即墨童装品牌的阵营中率先出列,在这个倡导与用户交互的时代,尝试布局高端品牌终端,为即墨童装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刘云峰表示。
禾雀品牌名取自“郁郁禾田,跃跃雀园”,以自然文艺为风格主旨,以柔和、文雅、素净、轻盈的色调,朴实的棉麻提花,写意的田园印花,质朴的花边拼接,将诗意的原野和田园舒适的气韵赋予在各个工艺细节中,塑造舒适质朴的衣着状态。
作为禾雀品牌的“夫妻档”创始人,总设计师王晓红是服装设计专业出身,董事长刘云峰曾在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为企业设计优势的管理注入很多经验,在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等方面十分开放。
禾雀自身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且2016年起开始与国际时尚界接触,学习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在保持原有DNA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形象深入人心,载誉无数。
2021年,是禾雀品牌发展突破性的一年。5月,禾雀领回了中国服装协会颁发的“原创设计师品牌”奖项;7月参加中国国际少儿时尚周,总设计师王晓红荣获“中国十佳童装设计师”的称号;9月,禾雀更是登上了中国服装界的更高舞台——中国国际时装周,进行2022春夏产品的发布,这也是时隔多年后,青岛本土时尚品牌再度登上国家权威时装秀场舞台。
禾雀“先飞”,为青岛本土童装品牌战略开了一个好头,对一直发力原创设计、开辟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化转型路径的青岛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
积聚动能 跨越升级
如果说中国服装行业只剩下一片蓝海,那一定是品牌童装。
根据欧睿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38亿元。庞大的市场必定吸引众多商家和资本入局,但挑战与机遇永远并存。
从市场格局看,我国童装市场仍然呈现“小而散”的特点,相比成人服装行业,在童装赛道中鲜有实力强劲、被广泛认可的独立品牌,这说明众多品牌仍能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找到位置。
当前,中国童装行业正处深度变革期,需求端正面临着从产品向生活方式、从品牌到价值主张的结构性变化;商业端面临着与消费者的交互方式、消费链接入口和商业逻辑的巨变;制造端则面临着数字技术所引发的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制造方式的变革。
为此,企业需要提升设计、营销、制造等全产业链服务功能,强化时尚话语权,构建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体系,塑造新时期产业发展新优势。
吉美誉成立以来,秉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产品”的理念,坚持精良的产品品质和时尚的设计风格。刘云峰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承原创设计的理念,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可靠的童装,给孩子一个值得回忆的文艺的童年。”
产品设计是服装的灵魂。禾雀注重原创,每季有几百个原创款式面市。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在设计方面的竞争力,跟时尚走的更近,吉美誉今年在杭州组建了新的设计公司,吸收更多品牌发展人才。
禾雀的成功还得益于吉美誉在新经济时代的不断创新。“除了产品设计和质量这两个‘硬件’之外,我们在社群营销方面也是煞费苦心。在用户交互的时代,需要考虑的不再单纯是‘卖什么’,更需要的是思考‘用户想买什么’和‘用户为什么来买’。”
刘云峰不仅自己是社交媒体达人,而且也乐于把社交媒体、网红经济等当下流行概念运用到品牌发展上。随着新的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吉美誉将迎来新的发展布局时代。
“代表中国童装走向世界”,这是刘云峰提出的公司发展愿景,让禾雀在带给国内孩子美好童年回忆的同时,也能够把这种童年的美好回忆散播到全世界。
从理念到设计、营销、社群的融合,吉美誉稳步践行中国童装升级之路,助力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向创新和高端迈进,为青岛乃至山东的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发展样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