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为母则刚”的时代结束了,“为母则爽”的时代到来了

2025-11-06 来源:久谦中台

  近日,“久谦中台”分析了社交媒体上关于“带娃”的5,000个消费者样本,对比了2019年和现在,发现了一些让所有母婴从业者都应该警醒的事实。

  先看一张六年前的“带娃”X光片。

  关键发现:

  1

  回到2019年,妈妈们就像是地球上最敬业的项目经理,她们的目标清晰而实际:管理好“带娃”这个项目。词典里的高频词是方便(46次)和解放双手(15次),每一次消费,都是为了优化流程,让这个伴随着辛苦(11次)和责任(35次)的项目能运转得更顺畅一些。

  2

  当时的“自我”需求,更像是一种奢求。当妈妈们说“不带娃”时,她们渴望的只是简单的独处和休息,是从繁重工作中获得片刻喘息,好为下一个回合积蓄能量。

  3

  那时候的亲子游(12次),更像是一场“后勤转移”,核心是找一个能方便安置好孩子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妈妈自己能有多享受。它是一项任务,而不是一次能让灵魂充电的旅行。

  关键发现:

  1

  快进到今天,整个故事的叙事主角变了。妈妈们不再只是项目经理,她们成为了自己生活体验的“首席策划官”

  那些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正成为消费的关键词:省心(58次)、轻松(23次),甚至治愈(17次)。她们要的不仅是把事做完,更是要“感觉良好”。

  2

  妈妈们正在把育儿从一项“劳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拍照(14次)、时尚(10次)、仪式感(9次)的出现,意味着她们正在将自己的审美和品味注入到带娃的日常中。

  消费也随之从室内刚需,大量转向了以亲子游(180次)和遛娃(128次)为代表的户外体验。

  3

  这就是最精彩的部分:当妈妈们开始追求“自我”时,她们并没有离孩子更远。

  恰恰相反,在治愈和放松的需求背后,是对亲子互动(从30次暴涨至88次)和陪伴(146次)的空前渴望。

  可能与新视角

  基于这一洞察,“久谦中台”对母婴品牌方与零售商提出了几个建议:

  1)设立“首席省心官”

  这个岗位不考核销售额,只考核一件事:我们的产品在哪一步增加了妈妈的焦虑?把“焦虑点”一个个找出来,像消灭bug一样消灭掉。你的“省心指数”,就是你未来的“增长指数”。

  b) 推出“母体情绪价值补充包”

  在核心产品之外,设计一个成本极低但能提升妈妈幸福感的小物件,捆绑销售或作为赠品。这个“补充包”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关心你的孩子,但我们也关心你。

  c) 改造你的门店,从“母婴店”到“妈妈能量站”

  别再只是堆砌货架了。在你的店里开辟一个“十分钟静音区”,里面没有导购,只有一张舒服的沙发和免费的茶水。

  告诉进店的妈妈们:“把家人留在外面,这里是你的安全屋,10分钟后再出去战斗。”

  这个区域不产生直接销售,但它会成为你最强的流量入口。

  * 以上内容来自久谦中台用户研究工具,作者久谦中台。

围观点赞

“为母则刚”的时代结束了,“为母则爽”的时代到来了
近日,“久谦中台“分析了社交媒体上关于“带娃“的5,000个消费者样本,对比了2019年和现在,发现了一些让所有...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