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尿裤现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但其生产原料中使用的PE膜、SAP吸水树脂和绒毛浆等因难以降解而成为填埋场中的长期污染物并对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关注度在增加,但目前还未成为选购纸尿裤的主要考虑因素,企业往往需要前瞻性布局以引领市场趋势,纸尿裤行业也开始探索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已经有品牌应用植物基材料替代传统材料,推动纸尿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更深入,植物基纸尿裤出现
纸尿裤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消耗量较大,传统废弃纸尿裤在填埋场中长时间无法分解,焚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了环境。在当下全球绿色发展的趋势下纸尿裤行业也有了环保需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纸尿裤产品已成为品牌探索的方向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植物基材料的应用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近期美国某品牌与某儿童文学IP合作推出全新纸尿裤系列,该系列产品宣称通过可再生植物资源替代传统石化原料,在降低碳足迹的同时保持12小时防漏保护等核心性能,兼具功能性与环保属性。
而生物基材料的应用也在推动行业低碳化发展,近期某国际制造商宣布在某系列产品中引入生物基高吸收性聚合物(BioSAP),以可再生资源替代部分传统化石基材料,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时可将产品碳足迹降低15%-25%,据了解这次布局也让其在2030年前将Scope3排放减少,未来该材料还将推广至更多产品线。
植物基材料一些优势使其在纸尿裤行业发展的前景较好,比如植物基材料属于可再生资源,相比传统石油基材料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较少,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生物降解性较好,废弃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也较小。但植物基材料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成本相对较高,可能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性能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在吸收性、透气性等方面能够满足需求等。
从行业视角来看植物基纸尿裤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其潜力发展已经引起行业关注,随着植物材料不断开发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环保纸尿裤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逐渐变大,推动整个纸尿裤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淀粉基薄膜、PLA、粘胶纤维……更多环保原料应用
纸尿裤作为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主要由表层无纺布、吸收层的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以及底层的聚乙烯(PE)膜等材料组成,传统纸尿裤的这些材料大多难以降解,容易污染环境,而针对这些重要材料的环保化研发,成为解决纸尿裤环保问题的方法之一。
行业内已经研发出多种环保原材料,部分应用已投入实际使用,聚乳酸PLA由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经过发酵、聚合等工艺制成,在纸尿裤领域可用于制造无纺布,应用于表层或吸收芯层的包裹材料。
据了解使用PLA无纺布的纸尿裤在堆肥条件下几个月内即可降解,降低了对环境的长期影响;粘胶纤维作为一种再生纤维素工艺制成的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用于吸收层的绒毛浆部分,这种纤维的使用可以提升纸尿裤的舒适性。
而另一些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淀粉基薄膜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用于替代传统的聚乙烯薄膜,作为纸尿裤底层的防漏材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较快地降解,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此外一些品牌还在探索使用天然植物粉末作为抑菌剂,替代传统的化学抑菌剂,进一步提升纸尿裤的环保性能。
还有一些企业探索使用纳米纤维素、竹纤维等新型环保原料,纳米纤维素可增强材料的强度和吸水性,竹纤维则具有天然抗菌、抑菌特性,这些材料的应用都可以提升纸尿裤的性能和环保性。这些环保原料的使用,不仅给纸尿裤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还解决了部分纸尿裤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种趋势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环保材料被开发和应用。
可降解材料被研发,从根源解决环境问题
纸尿裤垃圾处理一直是行业的难题,卫生填埋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传统纸尿裤难降解会长期占据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焚烧虽可减少体积,但纸尿裤含水量高、焚烧效率低,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传统处理方式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都存在潜在威胁。
为减少纸尿裤对环境的伤害,行业开始在纸尿裤降解材料方面进行研发,比如植物纤维类包括竹纤维、粘胶纤维、大麻纤维等的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的生物基聚合物类,包括玉米淀粉、绒毛浆、可降解高分子吸水树脂(SAP)等的其他可降解材料。
部分可降解材料已逐步投入实际生产,比如某品牌在2017年在婴儿纸尿裤应用了聚乳酸面层、另一品牌的乳丝亲肤纸尿裤应用纯天然聚乳酸纤维做纸尿裤的面层;某国际品牌纸尿裤宣称采用可生物降解的SAP材料,某国际品牌绿色安全纸尿裤宣称采用有机玉米原料代替石油为原料生产纸尿裤,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3个月可完全降解于土壤等。
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可以为纸尿裤垃圾处理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材料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纸尿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缓解了垃圾处理环节的压力。
制成厕纸、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仍待提升
长期以来一次性卫生用品因产品结构复杂且使用后存在卫生隐患,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重要品类,纸尿裤的回收再利用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23年报告显示,全球每天约产生2.5亿片废弃纸尿裤,其成分中塑料、吸水树脂与木浆纤维等成分高度混合,分离难度较大加之排泄物污染带来的病菌风险,传统焚烧或填埋处理成本较高。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一直在探索一次性纸尿裤如何回收再利用,比如某日本公司研发的“横向回收”技术,通过臭氧消毒、漂白及除臭工艺,将废弃纸尿裤还原为纯净的纸浆、吸水树脂和塑料颗粒等,部分材料可重新用于生产新纸尿裤,而经过处理的木浆纤维则成为厕纸等日用品的原料,据了解该公司计划2030年前在日本建立10个回收基地,年处理量目标提升至万吨级别。
而比利时某公司构建的“闭环回收网络”合作了1000多家日托中心,通过高温蒸汽消毒技术分离纸尿裤中的塑料与纤维,然后制成公园长椅、环保袋等产品,该系统年处理量达2000吨,回收材料纯度达到食品级标准;台湾某公司则开发“零加热”分离技术,无需高温即可将塑料、木浆和吸水树脂等成分高效分离,其中回收的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可用于包装材料或建筑隔音板生产。
纸尿裤回收再利用仍面临技术、成本等挑战,但日本、比利时、台湾的这些公司实践表明资源化处理的可行性。未来可能会有更成熟的分离技术、更高效的再生工艺,甚至可降解基材的创新应用,让这类废弃物摆脱难以处理的标签,实现可循环发展。
国内起步较晚,不少难题需解决
笔者搜索多个品牌包括进口以及国产的,发现国内应用了植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或者有回收计划的产品较少,本土品牌在可持续材料应用方面仍显保守,多数产品仍采用传统石油基材料。
而在国外市场有不少品牌推出了植物基材料纸尿裤,比如某品牌推出的某系列高端纸尿裤,宣称采用可持续来源和植物基的原料;某品牌也推出了宣称采用植物基材料和天然成分的纸尿裤。也有部分品牌推出了可降解材料的纸尿裤,比如某品牌宣称其纸尿裤的关键层(包括面层、底层、吸收层和芯体包裹层)均采用100%透气棉替代塑料材质,82%的材料可在18个月内完全降解,另一品牌也宣称其产品材质可降解等。
在回收计划方面国内外的差距更为明显,比如美国某品牌与一家环保公司合作实施的Redyper堆肥项目,通过集中处理和堆肥的方式回收用过的纸尿裤;某品牌在2020年与某回收公司建立合作,2022年开展回收试点项目,每两周从英国日托所和家庭回收废弃纸尿裤运至布里斯托尔纸尿裤回收中心处理,截至2025年3月回收量突破20万片。
某品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启动“纸尿布回收”项目,在三个街区安装12个智能垃圾箱,消费者下载应用可找较近回收箱、生成代码解锁回收,参与回收可获下次购买帮宝适尿布的折扣等奖励。
国外虽然对于环保概念比较重视,但现在还无法在短期内与国际接轨并且还面临技术成本、供应链配套和市场接受度等问题,行业需要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消费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才可能推动纸尿裤产业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大多仍停留在技术储备阶段,具体应用较少
近些年来研发出很多环保材料可以应用于纸尿裤上,但不少环保材料仍停留在技术储备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实际产品生产中,比如瑞典某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源自小麦面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通过化学改性面筋膨胀能力提升10倍,并通过添加栀子花提取物和交联剂形成紧密结构,该材料在水中和盐溶液中分别能溶胀4000%和600%,具有高吸水性可用于生产可持续纸尿裤。
印度某工学院科学家利用壳聚糖、柠檬酸和尿素研发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聚合物;法国某公司研究出一款新型无纺织布,主要以小麦、玉米等碳氢类化合物为原料,在三十天内可以完全降解,可应用于纸尿裤的面层或底层等部位。
尽管有一些环保材料已应用到纸尿裤上但应用范围仍然有限,比如Bambu的植物基纸尿裤采用天然植物纤维制成,主要在欧美等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销售,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婴儿纸尿裤领域;Eco-Baby的植物基纸尿裤选用可再生植物资源作为原材料,在欧美市场有一定的份额,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GreenPee的植物基纸尿裤在欧美环保市场受到一定关注,市场占有率不高,主要针对婴儿纸尿裤市场。
究其原因,或许是环保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产品性价比不高;也许是相关生产工艺与设备的适配性等需进一步完善,从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转化过程中可能也存在很多待攻克的难题。
当前纸尿裤行业的环保材料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数成果仍停留在技术储备阶段,具体应用还较少。当技术、成本、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达到平衡,环保材料在纸尿裤行业的应用可能会迎来快速增长。
舒适、安全排在前列,环保尚未成为购买决策点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产品的舒适性、吸水性和价格等因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环保、绿色尚未成为消费者选择纸尿裤的主要决策点。据《2025年纸尿裤选购白皮书》显示,95.8%的人认为纸尿裤安全重要,94%的人认为品质较为重要,70.9%的人认为口碑比较重要,58.7%的人认为价格更重要。
白皮书内容也显示,按照关键因素排序环保相关指标未进入前五名,新生儿父母对皮肤刺激、过敏等风险的担忧远超环保问题,在基础需求之外,透气性、吸水性和干爽度等产品性能也比环保更受重视;2025年央视315曝光的纸尿裤残次料“二次销售”问题后,大多数宝妈更关注原料安全性、产品检测报告和产品品质等,相比之下环保属性仍然没有成为事件发生后的关注重点。
大多数对纸尿裤需求还是集中在宝宝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上,在安全与性能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时环保因素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而且市场上的环保纸尿裤产品也不多,家长对环保纸尿裤的优势、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不够,现有的环保型纸尿裤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成本上可能相对较高,导致其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环保产品发展。
环保考量在挑选纸尿裤时并未成为决策依据,但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升等,以后环保型纸尿裤可能成为品牌的另一增长点和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
行业思考:纸尿裤行业环保发展虽有进展但任重道远,部分国际品牌已推出植物基材料系列、可降解材料系列纸尿裤,且部分企业还具有完善回收技术和制度,然而国内产品大多迎合安全、品质、性价比等需求,环保产品仍然较少,环保理念普及和市场接受度也有待提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