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尿裤作为婴童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不仅品牌众多各种类型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一直以来纸尿裤的安全舒适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315晚会曝光的翻新纸尿裤问题引发了行业关于品质的担忧。
时隔数月后,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禁止使用废弃或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作为原材料,而且新标准在生产过程、产品卫生要求等方面也有新的规定,行业迎来了重大变革,推动其朝着更加规范、安全的方向升级发展。
纸尿裤新国标正式实施,标准更严格
婴童用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很受重视,特别是今年315晚会纸尿裤、卫生巾非法回收翻新事件被曝光后相关产品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不少讨论。一直以来纸尿裤的卫生质量问题就备受瞩目,那些本应淘汰的残次品、边角料被不法商家非法回收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7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实施,代替此前施行了22年的旧版国家标准,新版标准从产品规范、原材料卫生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产品卫生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高对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安全质量把控。
比如新标准在卫生要求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在原材料选择上明确禁止使用废弃或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作为原材料,从源头上杜绝回收料再次进入生产环节的可能,而且对生产用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像湿巾、卫生湿巾和抗(抑)菌剂的生产用水需符合纯化水标准,保障了生产用水的纯净度。生产过程中将生产环境卫生指标、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与产品卫生指标中的 “初始污染菌” 合并调整为生产过程卫生要求,并更新补充了检测方法,使得生产过程的卫生把控更加全面、科学。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纸尿裤品牌不计其数,一些生产成本较低、质量把控不严格的品牌持续存在在市场中,此次新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更加严格具体,准入门槛也大幅提高。从法规层面强制要求企业提升生产规范和与卫生管控水平,是行业走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
明确规定,回收料、荧光剂将成历史?
在今年315曝光的纸尿裤、卫生巾非法回收翻新事件中,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专门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生产线上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这些回收料中挑选出简单处理翻新后重新包装流入市场销售,剩下的则被打碎重新分离成为木浆、吸水高分子树脂等几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
据介绍这些回收料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而回收后的用途可想而知,一些小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存在大量使用回收料的情况,这样生产的纸尿裤不仅吸水性、透气性大打折扣还可能会引发婴幼儿皮肤过敏、感染等问题,而且这类小工厂由于规模较小生产过程可能也不够规范,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
新标准明确规定“不应使用废弃或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原材料应符合消毒产品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原材料的无毒、无害。
此前荧光剂在纸尿裤中的使用也曾饱受争议,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让纸尿裤看起来更干净白亮可能会违规添加荧光剂,而荧光剂一旦被人体吸收就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出体外。此前还曾有消费者拿荧光笔照射查看是否添加荧光剂,不过荧光现象并不等同于荧光剂超标,荧光物质和荧光增白剂都会发出荧光,关键还是要看荧光增白剂是否有可迁移性。
针对过去纸尿裤行业的乱象,新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不仅从源头上切断了回收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途,还提出非织造布、织物或其他原材料不应添加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等禁用成分,严禁产品中出现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这也意味着回收料、荧光剂的适用或将成历史,不过这还需要监管层以及企业生产层面严格执行。
医护级、美国CPC,各种认证强化安全认知
由于纸尿裤的使用对象是婴童群体,在产品本身的功能之上也更为关注对皮肤的保护,因此不少纸尿裤品牌的产品都宣称添加有护肤成分。比如好奇小桃裤宣称添加了植萃成分桃叶精华,爽肤滑溜溜,而且弱酸亲肤减少屁屁刺激;布班迪旗下某系列添加了金盏花精华,天然舒敏不易红屁屁。
此前一些劣质纸尿裤事件引发了大众对婴幼儿护理产品品质的关注,随着对品质的需求提升,当下市场上不少品牌推出了标有“医用级认证”的纸尿裤,并在产品介绍中展示相关的“医用级产品认证证书”。
笔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布班迪、爽然、宜婴、爱酷熊、超爱、苏珊妈咪、婴芽等品牌商品介绍中都带有医护级认证的标识。而且有些品牌为了提升品牌价值感凸显产品的安全品质还会通过标示其他认证标识或者在产品详情中贴出检测报告。比如爱酷熊、超爱宣称医护级三安认证,其中超爱还在产品介绍中展示产品有11大认证,布班迪也在介绍中展示获得了11大权威认证,并强调好品质放心用,此外还有品牌强调美国CPC认证、美国品牌官方保证、获评AAA知名商标品牌等来强调产品的安全性。
这些认证和检测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信任,就拿医护级认证来说,容易让人产生产品在卫生安全等方面达到较高标准的联想。而美国CPC儿童产品证书是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涉及儿童使用的产品必须持有的证书,该证书确认产品符合联邦法律和相关安全标准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儿童的安全性和健康没有危害。
但实际上有些认证并没有标准依据,因为严格来说目前并没有“医用/医护级婴幼儿纸尿裤”的概念,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显示,具有医用资质的纸尿裤(备案号以“械”字开头)属于《YY/T 0478-2023》管理范畴,设计初衷是为失禁患者提供护理支持。
强调原料透明,掀起品质革命
基于0-3岁宝宝的新生代妈妈群体的问卷调研《2025年纸尿裤选购白皮书》显示,安全与品质是宝妈们选购纸尿裤的核心考量,其中安全因素占比高达95.8%,新生代妈妈们对原料安全性尤为敏感,对劣质纸尿裤可能引发的红屁屁、皮肤过敏及磨损等问题表示高度担忧,特别是在“纸尿裤残次翻新”事件后超95%的宝妈在购买时更加谨慎,原料安全与品质成为她们的核心筛选标准。
当下婴幼儿纸尿裤的原材料一般为无纺布、高吸水性树脂等,在纸尿裤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如今一些品牌也开始注重原料的透明。比如巴布豆菠萝裤宣称原料够透明妈妈才放心,并在产品介绍中明确标示出晓星橡筋、创美面层、巴斯夫吸收高分子、富乐粘合剂、新奇透气底膜等原料来源;Babycare也提到以全球视野甄选优质原料,比如德国巴斯夫的高分子吸水材料、莱卡弹性纤维,抛弃贴则来自美国艾利丹尼森的专研材料。
笔者搜索电商平台产品看到,目前各个品牌在原料透明度方面的做法有所差别,有些品牌公布的比较详细涉及纸尿裤生产中用到的几种主要原料,而且同品牌不同系列的原料选择会有不同,有些品牌的原料信息则相对简单,只介绍了用量较大的原料来源,也有不少品牌的介绍比较笼统,比如某品牌称添加真蚕丝、采用全新Silk-Pro奢柔纤维、全新丝柔环护腰等突出亲肤细腻、透气、贴合不勒肚等特点。
透明的原料能简单直观的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来源,增强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感,而且知名供应商的原料也是品质的背书,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原料透明或许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些敢于公开原料信息的品牌更容易建立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也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原料的选择和品质,选择更优质的原料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需求升级,从能用转向好用、放心
上世纪80、90年代帮宝适、好奇等海外纸尿裤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在发展早期纸尿裤作为一种新兴的育儿产品更多的满足了“能用”的需求,当时的市场对纸尿裤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产品能否实现基本的吸水、防漏功能,主要解决的是排尿、排便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育儿观念的更新,市场对纸尿裤的需求逐渐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开始转向关注纸尿裤的柔软度、透气性等舒适度方面,而且随着纸尿裤的普及更多需求被注意到,对纸尿裤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弹性腰围、立体护围等设计以更好地贴合宝宝身体曲线,防止侧漏和后漏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近些年消费端对纸尿裤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品质问题关注度比较高,《2023婴童尿裤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消费者在购买纸尿裤时安全性、透气性、吸水性、柔软性为主要关注点,在纸尿裤消费者购买关注点排序中,安全性排名靠前。
就拿比较受关注的安全性来说,产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是否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原材料品质问题、来源是否透明、生产过程是否全程无污染等都是比较受关注的,毕竟纸尿裤品质相关的问题实在不少,前不久刚被曝光某知名品牌纸尿裤中出现黑色坚硬异物的问题,2月份另一纸尿裤品牌同样被曝光发现了黑色异物,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不少担忧。
此外纸尿裤的透气性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特点,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纸尿裤容易导致红屁屁等问题,并且吸水性好的纸尿裤能够快速吸收尿液,保持宝宝皮肤的干爽以减少尿液对皮肤的刺激,柔软的材质则能够减少对宝宝皮肤的摩擦。
以电商平台为例,众多品牌纷纷围绕这些需求点进行产品升级,Babycare 皇室狮子王国纸尿裤主打 “柔薄舒适”,强调 800ml 大吸量、弱酸亲肤材质,通过天然弱酸面层中和尿碱,减少对婴儿肌肤的刺激;帮宝适清新帮则突出 “超吸干爽、轻薄透气”,其产品薄至可透气,具备10小时超强锁湿能力,采用超软云柔表层且0添加荧光剂。
可以看到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上做出了诸多改进,比如产品研发方面加大了对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许多品牌采用了天然棉柔材质、真蚕丝等更柔软、亲肤的无纺布作为面层材料,在吸收芯体上不断优化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性能提高吸水和锁水能力,其中不少纸尿裤品牌都会强调产品的柔软、轻薄、干爽、瞬吸等特点以凸显产品舒适性,而新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纸尿裤行业朝着高品质、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洗牌期来临,竞争格局将重塑
国内婴幼儿纸尿裤市场在发展早期主要由进口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过往企业采访显示,截至2008年好奇品牌在中国的高端市场占有率为65%,2009年达到70%,但随着品牌增多纸尿裤市场进入减量搏杀阶段,赛道内卷竞争异常激烈,品牌想要守住市占率并不容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2年按零售价值计国产品牌婴幼儿纸尿裤产品市场前五名参与者的合并市场份额占总市场份额约57.0%。2024年天猫618活动期间婴童尿裤品牌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好奇、Babycare、帮宝适、宜婴、碧芭宝贝、巴布豆等品牌,纸尿裤市场的排名变化较大,而且线上、线下品牌排名出入较大。
而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会导致纸尿裤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优势企业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那些头部品牌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能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而在技术研发方面这些企业也具有较大优势,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比如好奇就在持续搭建属于自己的本地工厂与研发中心,在天津、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拥有多家工厂。
尽管如此新进入者也并不是没有机会,2005年国产纸尿裤品牌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中外品牌差距逐步缩小,国产纸尿裤的市场渗透率与占有率都在持续攀升。比如国内品牌Babycare2018年才涉足纸尿裤领域,但凭借高颜值设计、极致的透气性和舒适度迅速成长为高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此次卫生新标准的实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一些无法满足新标准的小企业或将面临淘汰,头部企业凭借其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一些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品牌和中小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监管趋严,近年已有多个纸尿裤新国标发布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安全,全球各国均针对纸尿裤生产与销售制定有一系列严格的法规标准体系,近年来国内纸尿裤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新国标的密集发布,2025年1月1日婴幼儿纸品新国标GB 43631-2023正式实施,该标准聚焦婴幼儿纸品的卫生安全、物理性能等关键指标,对纸尿裤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婴幼儿纸品市场。
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GB/T 28004.1-202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则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回收料”“漏尿”“红屁股”等问题,对婴儿纸尿裤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提出要求,比如增加了重金属、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甲醛、丙烯酰胺、邻苯二甲酸酯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安全指标,增加了面层附着物、防侧漏性能、杂质指标,修改了回渗量和渗漏量的测定方法,并增加了吸收速度的测定方法等,全方位提升了婴儿纸尿裤的质量标准。
而此次发布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再次强调了原材料卫生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产品卫生要求到检测方法等,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行业尤其是纸尿裤产品划定了更为严格的安全底线。
这些法规标准不仅规范了纸尿裤的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也体现了国家对婴幼儿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标准倒逼下品牌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技术设备的优化改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行业内优胜劣汰的进程也可能因此加速,从而推动纸尿裤市场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行业思考:纸尿裤等卫生用品新标准的实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消费需求提升以及内卷加剧,行业优胜劣汰趋势下,整个行业都在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不仅需要积极适应新标准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时候甚至需要走在标准前面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