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AI助力乳业重新定义未来

2025-08-13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日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我国乳业头部企业伊利与飞鹤首次亮相,并成为焦点。在伊利的智慧牧场模型前,观众看到每头奶牛都拥有专属“数字身份证”,佩戴的智能项圈可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步数甚至情绪状态。而飞鹤展台的“千眼系统”则展示着每秒30次扫描的生产线监控画面,毫秒级捕捉200多项质量指标。

  “拥抱人工智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飞鹤副总裁董岩在展会上如是说。不难看出,中国乳企的数字化转型是整个行业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转型不仅是企业效率提升、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企业商业模式重构的重要契机。对此,专家指出,中国乳业已从过去跑马圈地的增量竞争时代,迈入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阶段,企业间的角逐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乳企发力人工智能,背后既有现实考量——以AI为破局利器,在存量市场中撕开增长缺口;更有长远布局——抢占技术高地,依托智能化浪潮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壁垒。

  当乳业遇到AI 模式重构契机来临

  一头生活在“数字牧场”的奶牛,自出生起就会戴上“电子耳标”,被实时记录出生、成长等信息;饲养员通过一部手机随时了解奶牛状况,并予以高效照护;当奶牛进入挤奶厅,由专门仪器扫描识别奶牛身份,进行精准的奶质监控;进入“数字工厂”,由24小时在线的奶粉生产“管家”,实现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在各大商场或母婴店专柜,消费者可一键溯源,企业可及时捕捉并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实现柔性生产……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乳企中并不鲜见。一滴“数字牛奶”的背后,是“草原牛”到“数字牛”的进化之旅,也是中国乳企的数智化升级之路。而今,伴随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领军乳企加速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探索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乳业向“新”而行。

  事实上,头部乳企的智能化进程早已开始:2015年,伊利提出“智慧乳业”战略,构建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为每头奶牛配备“数字身份证”,实现了奶源信息的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蒙牛在2016年启动了“数字蒙牛”计划,引入大数据分析平台,优化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市场响应速度;飞鹤在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了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打通了生产、销售、市场等多个环节的数据壁垒,并在此基础上,构建AI能力中台,将AI技术作为新的支柱,与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协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乳业的AI转型浪潮中,头部企业基于自身战略定位与核心优势,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AI应用路径。虽然底层逻辑都是通过AI赋能全产业链,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但在具体实践上却各不相同。

  伊利一直将供应链韧性视为核心竞争力。在AI应用方面,伊利强调技术在质量管控与绿色生产领域的深度融合。在生产环节,伊利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对产品包装、质量进行实时检测,有效降低了次品率;在绿色生产方面,伊利利用AI算法优化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生产负荷实时调整设备能耗,实现了单吨产品能耗降低10%的目标。

  飞鹤专注于精准营养领域,以母乳研究为核心构建AI大数据平台,利用AI技术对海量母乳样本进行分析,挖掘母乳成分与婴儿健康成长之间的关联,为产品配方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飞鹤通过AI能力中台,实现了对消费者的精准洞察与个性化服务。例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根据不同宝宝的年龄、体质与营养需求,为宝妈推荐最适合的产品与喂养方案,增强消费者黏性。

  蒙牛在AI应用上更侧重于智能制造与场景创新。其打造的全球首个液态奶灯塔工厂,实现了从订单接收、生产调度到产品配送的全流程智能化。此外,蒙牛积极布局运动营养、特医食品等高附加值赛道,利用AI技术进行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例如,蒙牛推出的MENGNIU.GPT模型,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运动习惯、健康状况等数据,为其定制个性化的运动营养方案。

  这些差异背后,分别反映出伊利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深厚底蕴、飞鹤在研发积累上的专业优势,以及蒙牛在场景创新领域的敏锐洞察力。AI技术只是它们进一步放大自身长板、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工具。“数字化转型不仅满足当下激烈竞争环境下业务的迫切需要,其所带来的能力基座,也是面对未来业务模式新挑战和新变革的基础。”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AI真正落地 行业面临全新挑战

  然而,AI时代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产业链条正在变长,涉及的场景越来越复杂,单一系统的优化已无法满足需要。对于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乳业而言,这一挑战尤为鲜明。”有专家表示,技术融合、系统打通、团队配合、生态协作,成为AI真正落地行业的关键考验。

  首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乳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中会收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这些数据如果遭到泄露或滥用,将会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乳企必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其次,AI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才支持。对于一些中小型乳企,可能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一方面,企业可以与科技公司、高校等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AI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培养一批既懂乳业又懂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企业还要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面对AI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乳企们选择了开放协同的战略路径。

  在此次展会上,飞鹤旗下爱本品牌宣布联合华为云、美年健康等企业,成立“AI精准营养联盟”。该联盟旨在聚合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共同体合力,共同推动AI在功能营养及大健康产业的深度应用。飞鹤爱本还推出全球首款AI功能营养品,通过解析1600多种小分子乳蛋白功能肽,精准锁定“肌肉骨骼养护”方向。同时推出的“爱博士”AI营养顾问,由飞鹤联合首都医科大学专家团共同打造,提供全场景健康服务。

  伊利则联合新华网、阿里云、腾讯等8家机构,共同启动全球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全链路融合的产业协作组织——“全球智链生态圈”。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在论坛上强调:“数智化升级不能靠单打独斗,AI有助于打破数据壁垒,促进跨行业、跨企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协作。”该生态圈将聚焦AI技术在乳业生产、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发,开展AI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并参与制定乳业AI应用相关标准与规范。业内人士认为,伊利此举不仅有望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供应链韧性,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当科技创新融入一杯牛奶,乳业的未来正在被重新定义。

  丨来源:中国食品报

围观点赞

AI助力乳业重新定义未来
日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我国乳业头部企业伊利与飞鹤首次亮相,并成为焦...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