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能破内卷,才可在存量竞争下的婴配粉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婴配粉市场增速放缓、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中国婴配粉市场早已进入 “零和博弈” 阶段,“内卷”已成为行业常态。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年婴配粉销售额整体下降7.4%,而注册制下通过新国标审批的配方数量却突破400个,传统牛奶粉、山羊奶粉陷入价格战迷局,一批敏锐的乳企将目光投向更小众的品类 —绵羊奶。
从蓝河、宜品的品类占位,到春绵、贝特佳、羊羊100等中小品牌的加速布局,以及2025年羊奶粉行业老兵—御宝,重磅推出一款纯绵配方羊奶粉——至护优。
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细分赛道正掀起新一轮价值战。这场在“细分中寻找细分”的突围战背后,是品类替代的逻辑,是乳企在 “超高端化” 竞争中重构价值体系,也是消费升级、技术迭代与产业链下的三重逻辑重构。
奶源卖点稀缺性
稀缺在哪里?
1、奶源稀缺
根据公开数据,全球绵羊奶产量仅占乳制品总量的1%,2021年全球绵羊奶产量1078万吨,仅为山羊奶产量的51.7%,且中国优质绵羊奶年产量不足50万吨占全球4.6%,显示出绵羊奶在全球范围内的稀缺性。山羊奶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成为许多地区的主要奶源,而绵羊奶则因养殖条件要求较高、产量较低,供应相对紧张。
中国的优质奶源地主要集中在陕西、内蒙古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合奶山羊和奶绵羊的养殖,尤其是绵羊奶的生产对环境和饲料的要求更为严格。陕西和内蒙古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绵羊奶的主要产区,受气候和草场退化影响,产能提升缓慢。由于绵羊奶产量有限,且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奶源供应压力日益凸显。
2025年即将实施的新国标对乳源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乳源纯度必须≥70%。这一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对生鲜绵羊奶的质量要求,导致生鲜绵羊奶的收购价格大幅上涨。由于绵羊奶本身产量有限,加上新国标的严格限制,预计未来几年绵羊奶的供应将更加紧张,价格也将持续攀升。
2、产品稀缺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通过新国标(GB 10765-2023)注册的绵羊奶粉不足20款,占婴配粉总通过数的不到3.5%,凸显了绵羊奶粉市场的稀缺性。主要品牌有宜品、蓝河、SpringSheep春绵、欧恩贝、御宝、羊羊100、贝特佳等,整体数量有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奶粉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稀缺反映了市场供需失衡,通常意味着该产品的生产门槛高、资源有限或技术难度大,导致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稀缺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首先,高溢价能力,由于供不应求,稀缺产品的价格往往高于普通产品,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其次,品牌差异化,稀缺性能够提升产品的独特性和高端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第三,市场壁垒,稀缺产品的技术或资源壁垒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进入,从而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最后,需求驱动,稀缺性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稀缺产品往往被视为身份和品质的象征,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
营养卖点可塑性
绵羊奶被誉为 “奶中之王”,在营养性方面具有诸多天然优势及科学依据,这也为其在奶粉行业带来丰富的卖点可塑性。
从营养成分来看,绵羊奶的蛋白质含量颇为突出,约达5.6% ,相比之下,山羊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1%,使得它在人体吸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绵羊奶可主打 “天然高蛋白,吸收更高效” 的卖点,尤其适合对蛋白质需求较高的婴幼儿、孕妇以及健身人群。
脂肪方面,绵羊奶的脂肪含量为7.2% ,高于山羊奶的4%。绵羊奶的脂肪球直径较小,仅为3.2微米,而山羊奶的脂肪球直径约3.5微米。并且,绵羊奶中中链脂肪酸(MCT)占比高,能够快速为人体提供能量。
矿物质方面,绵羊奶中维生素 B1、B6、B12、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与生物素等含量均高于牛奶和山羊奶。维生素B6可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力;维生素B12促进细胞发育,预防恶性贫血;烟酸、泛酸和叶酸对生物代谢和血红蛋白合成不可或缺,有力反驳了 “喝羊奶贫血” 这一针对普通羊奶的观点。
此外,受母山羊油汗等因素影响,山羊奶膻味比绵羊奶重,且绵羊奶中的原生 OPO 结构脂更接近小分子结构,口感绵密清淡,更易被宝宝接受,尽管现代技术已改善了山羊奶粉的口感,但绵羊奶在口感上仍具有一定优势
奶源稀缺性× 营养密度= 定价权提升。
在奶粉行业,绵羊奶的天然营养优势为其在奶粉行业中的卖点可塑性提供了坚实基础,营养卖点可塑性体现在不同产品类型中,向高端化与功能化趋势发展。品牌方可通过精准定位、科学营销和持续创新,绵羊奶粉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成为奶粉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