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话题#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一度冲上热搜第一,多位专家预测,今年出生人口数量应该会出现一些向上波动。人口、出生率一直是国家、社会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展开行动,努力解决“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等社会性生育难题,例如近日,江苏将“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广东首次省级联动发放“托育券”,3岁以下宝宝托育最高可抵2000元……
人口总数今年能否逆转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同比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为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0967万人,人口总数继续下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而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近7年来中国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为902万人,同比减少54万人,出生率降至6.39‰。
近十年
新生儿数量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单独二孩政策实行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2020年--1200万
2021年--1062万
全面三孩政策放开
2022年--956万
2023年--902万
不过,受政策激励、生肖龙年等因素的影响,多位专家预测,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将有所增长,中国人口负增长情况有望出现一定缓和。
其中,梁建章、任泽平等在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4》中指出,2024年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可能会有小幅反弹,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疫情期间积压的生育计划逐渐释放;二是2023年结婚人数有所增长;三是龙年的吉祥寓意,使得大众生育意愿有所增加。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结合2023年结婚人数增长的情况来看,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可能会出现回升;不过,他同时指出,考虑到我国每年的死亡人口数量仍在增长,2024年总人口数量出现正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不想生、不敢生”之外
“不能生”问题需同等重视
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一直在行动,例如,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2022年7月,卫健委、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各级政府也先后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发布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
其实,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颇多,既有结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等直接原因,也有生育成本高昂、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年轻群体婚恋观念变化等深层次经济社会原因;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高龄生育困难、不孕不育比例升高,也是现阶段生育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则同样是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从2023年北京和广西两省份率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到2024年初,内蒙古、甘肃等将辅助生殖类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再到近日,江苏宣布将“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7月1日起执行,越来越多省份开始推进此类惠民生育支持政策。
不过,人口问题非常复杂,与其他系统性社会、经济问题相关联,尽管在多方因素影响下,2024年可能会迎来生育的“小阳春”,但长期来看,出生人口下滑趋势仍比较明显,如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艰巨但必须解决的命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