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都2024年了,广州的母婴室怎么样了?

2024-01-29 来源:莱恩的掌纹
概要近年来,城市家庭对母婴室的需求激增,成为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对女性主体性关注的升温,母婴室的崭新地位既呼应着社会对哺乳妈妈群体的关爱,也为母亲赋予了关爱孩子的专属空间。而在城市空间生产中,母婴室的设立更是维护了女性的哺乳权与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权益。 本文是《Urban Sociology》的一份课程作业,小组成员深入广州的各处公共母婴室,讨论了母婴室分布形态、空间资源配置与人群互动等议题,回应城市“母婴友好”环境建设的议题。 注:出于阅读体验考虑,本号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节处理。

  01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进行田野材料的收集。

  一方面,笔者在广州商场、地铁等多个公共场所的母婴室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了母婴室的分布、空间形态以及其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发挥。 图片

观察记录节选表

  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在广州市内寻找了使用过母婴室的11位女性受访者,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访谈的重点是哺乳期女性在公共母婴室进行哺育的经历与感受,进而用来分析母婴室作为一种空间行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功能。

  02

  研究发现

  本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基于观察和访谈,从母婴室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出发,聚焦分析母婴室外部空间形态内部资源配置社会功能发挥三方面问题。

  (一)母婴室分布和空间形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下图是根据公开数据绘制的2023年广州各区母婴室分布情况图,我们可以看到11个区均有设置母婴室,但是数量上差异较大。中心城区如天河区、越秀区等母婴室数量集中在60-80个左右;而南沙、从化等区母婴室数量较少。

图片

广州各区母婴室分布情况图

  结合各区的面积,可以看到番禺区的面积是天河区的八倍左右,但是母婴室数量相差不大,也说明母婴室分布的密度差异较大。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广州市公共母婴室分布主要集中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如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等,而边缘城区分布的母婴室数量较少,母婴室的分布密度差异大

  广州各区面积对比表

  然后是各类公共场所母婴室分布情况。从依托的城市建筑来看,如下图,广州市公共场所母婴室主要分布于医疗机构、大型商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以及部分公园与景点内部。

  2023广州各类公共场所母婴室分布情况图

  以天河区为例,母婴室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商圈一带以及一些交通枢纽的位置。

  另外,尽管公园、医院等场所确实设有母婴室,但是在供需方面仍然有缺口,或者难以寻找。

  “现在母婴室严重不足,除了大型商场,其他地方基本没有母婴室。希望可以在大一点的餐馆,大小医院,公园设置母婴室。”

  (二)母婴室资源配置:"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01 / 空间设计中的性别隔离 /

  根据线下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哺乳期妇女的访谈,公共场所母婴室设计中的性别隔离问题(具体表现为:许多母婴室会明确标明“男士止步”)深化了母职与父制的割裂,也对母职身份的实践造成了一些困扰。

  母婴室外张贴的温馨提示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孩子父亲或其他家人逗留的空间(这个澳门威尼斯人的母婴室做得很好),有时候需要帮忙拿东西,装点水,二胎的家庭需要两个人看着等情况。”

  很多母亲表明,在公共场所使用母婴室哺乳时需要父亲帮忙“搭把手”,认为“母婴室”这个称呼不够好,提出“让母婴室变成家庭育婴室才是对共同育儿的一种鼓励”。

  “哺乳的地方男性禁止进入。但是带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情,换尿布,冲奶,安抚等事情父亲也需要参与。”

  02 / 不合理的空间占用 /

  在社交媒体上的相关新闻以及受访者的回答中,均能发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存在不少的不合理占用情况(例如:在母婴室内睡觉、大小便等等),其中较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有效管理(以及部分公民的个人素质和认知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母婴室功能的正常发挥,侵犯了女性哺乳权与在哺乳期间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权。

  “然后我就看到那个保洁阿姨在搞卫生,我说这母婴室内可以用吗?她说最好不要用,她说我刚刚搞完卫生,她说有成人在里面大便。”

  03 / 基础设施差距悬殊 /

  结合广州目前公共母婴室分布和空间形态,可以确定的是,不同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基础条件、配备设施等存在较为突出的差距,甚至同类场所(例如:商场、地铁),不同地段的母婴室条件差距也较大。总体而言:

  ①商场等室内母婴室条件要优于地铁、公园等室外母婴室;

  ②同类公共场所中CBD地段的母婴室条件要优于其他地段。

  04 / 哺乳妈妈眼中的母婴室 /

  母婴室的存在为母婴群体提供方便,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也影响着使用主体的行动选择与策略。根据访谈发现,在外出期间需要使用母婴室时,母婴室位置指引准确性、私密性和卫生整洁性最大程度影响着妈妈们的选择

  出行在外时,哺乳期的妈妈们通常在意能否找到在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或者导航软件上有明确位置指引的母婴室。

  “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未配备或不知道有配备母婴室,许多配了也很难找。”

  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强调了私密性的问题。由于不同母婴室条件基础差距较大,如果母婴室设施简陋,例如存在无门锁、尿布台和哺乳区未隔开(干湿未分离)等隐私风险,会对哺乳期女性带来不安,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

  “私密是最重要的,最好哺乳间专门带门锁。很多都是门帘,一直担心有人会掀开。”

  在多次访谈中,卫生条件是被反复提及的话题,母婴室的卫生条件较大程度地左右着哺乳期妈妈出门在外的行为选择。在很多妈妈看来,卫生条件是比配备设施(如:温奶器、摇奶器)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打开过公厕的母婴室,阴冷潮湿,地面墙上都是污渍,完全不敢进去。还有很多母婴室用的是布艺沙发,上面都是污渍,坐一会儿就会发痒。”

  “然后是卫生,起码哺乳椅要干净,墙面和台面要干净。最好有洗水池和纸巾,因为奶液很黏。(如果有)其他设备如暖奶器、热水器就是锦上添花。”

  (三)母婴室功能发挥:任重而道远

  01 / 母婴室的社会功能 /

  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是通常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母婴室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不断转化过程下,除了例如母婴室本身的,提供哺乳、换尿布等功能之外,母婴室空间也存在社会建构功能。

  首先,母婴室增强了哺乳妈妈群体的归属感与自我认同,为她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满足了育儿的必要需求,建构了她们的信任感与依赖感。

  “对于在外带娃来说,母婴室还是给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保障的。”

  另外,母婴室打造出独特且具有感染力的空间氛围,如下图的广州宜家母婴室,给人以安静、温馨的视觉观感和使用体验,让哺乳妈妈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进而使这一空间的体验感转化为对于归属感的感知。

  “因为宜家自己做家具的,他会把母婴的一些产品也用在里面。包括尿布台上它会弄一点公仔,弄那个云朵灯。所以它的设计其实会更人性,相对那种可能装修的很漂亮的,就感觉进去会比较温暖。”

  母婴室帮助哺乳妈妈更好地完成其工作生活时身份的建构和角色履行,为其多重角色和身份的协调发展提供便利,形成空间层面的情感寄托。归属感、信任感与情感寄托相辅相成,使让每一位使用的母亲对自身的角色具有更深的认同。

  其次,母婴室的设置有助于育儿家庭以及母婴群体融入和参与社会生活。母婴室既是哺乳的私密空间,也是一个家庭空间在公共场所的延伸。母婴室的空间属性由私密性逐渐向公共性转换的过程中,母婴室作为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增强,影响的社会群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没生娃之前基本没留意,生娃后处处留意,以防外出有使用需求。出行计划基本上要把母婴室位置和环境考虑在内,路线上需要有母婴室。”

  “比如像我之前很喜欢去海珠湖公园,因为它那里没有母婴室我都很久没有去过了。就是商场也是主流的商场才会有,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会带小朋友会去一些商场,或者是我知道那里有母婴室,我就会带他去。”

  母婴室的有无往往是哺乳期女性带娃出行的首要考虑因素,公共母婴室的设置与普及能够为哺乳妈妈和育儿家庭的出行创造更多选择,为育儿家庭享受城市设施、融入社会提供机会。

  02 / 职场母亲的母乳困境 /

  工作环境的正式和非正式因素都会影响女性对于哺乳与就业的态度。正式因素包括书面政策、工作与家庭福利的可用性等,而非正式支持包括工作自主权、雇主支持、组织对员工非工作生活的尊重以及职业影响问题的沟通能力。根据访谈和研究发现,笔者将在本部分中分三点进行讨论。

  第一,相关场所设施缺乏。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职场妈妈来说,工作场所提供的母婴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访谈过程中,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工作单位没有母婴室。一位妈妈跟我们分享了她在单位“打游击”的无奈经历。

  “像我们公司没有母婴室的话,我就是在会议室‘打游击’吸奶的。前段时间我们那个工会主席看到我在会议室挤奶,她就说她在推动建一个母婴室,但是领导觉得公司的区域很分散,他不可能单独在某一个区域专门去做这件事情,最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但我们办公室因为空间比较大,所以还是比较容易打得到游击,但听说很多人会需要在一些资料室或者是车里面进行。”

  第二,非正式支持的缺失。这一部分主要涉及雇主和同事的态度。尽管政府法规与企业政策承认女性生育与哺乳要求的合法性,但并不能说明哺乳期女性在工作或与主管同事之间的日常互动等方面也受到保护。

  据了解,按规定产后一年期间哺乳期母亲在工作时间内享有每日不少于1小时的哺乳时间。但实际上,出于对职业发展、职场环境、公司态度等各种因素的考虑,职场妈妈往往难以遵循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其实我们有哺乳假的,就我每天可能提前走或者晚点来。但是后来我慢慢知道就是领导有的时候比如他找我发现我不在工位上,他会有点意见,不一定说他真的怎么样,但是可能你就会更加小心的要去就是处理一下这些,然后可能不早走就尽量不早走,就是我就可能明明有假我也不去休了。”

  “通常有业绩考核的公司,就我们公司来说,感觉就是会比较那个一点,就是可能我们公司也在缩减人力吧,可能管理层的也会特殊对待一点。”

  第三,未来发展方向。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一些实施较为完善的例子。一些公司、单位等也逐渐开始重视哺乳室的设置。有受访者也表示公司的母婴室为她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

  “我一开始来这里工作是刚结婚,没有考虑过哺乳这方面的,来到之后因为没有需要,就觉得只是个面子工程。但现在我哺乳期,就觉得很方便,环境舒适安全,锁上门,安静地吸奶,还可以存放在冰箱里,吸奶器也可以及时消毒。吸奶会肚子饿和口渴,工会刚补上的孕产妇奶粉和红糖姜茶很好。”

  总而言之,与几十年前相比,女性如今可以更好地进入就业市场,并且有更多机会将带薪工作与育儿工作结合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职场女性的哺乳困境在正式和非正式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存在,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文潇.浅析建筑中的女性空间[J].山西建筑,2009,35(19):13-14.

  [2]唐静.建筑中的性别空间理论研究初探[J].四川建筑,2006(06):60-62+65.

  [3]李翔宁.城市性别空间[J].建筑师,2003,(05):74-79.

  [4]戴洁. 杭州市公共厕所中女性空间的合理设置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4.

  [5]韦斯曼,王志弘,张淑玫,魏庆嘉译.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23-35.

  [6]陈钦灵,向元钧,罗莎等.人文关怀视角下城市公共场所母婴室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教育与教学研究论坛(第七期)论文集(一).四川省妇联网络信息与女性研究所;四川蓝新城乡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纪委成都市龙泉驿区监委;成都乐扶社会工作推广服务中心;,2022:10.

  [7]蒲文娟.商业空间中母婴室的调研分析及设计建议[J].建筑学报,2016,(10):78-82.

  [8]王璟珺,杜晓坤.基于人文关怀视角下母婴室设计现状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22,24(04):46-50+61.

  [9]樊一可.友好型社会视角下母婴室现存问题设计研究[J].居舍,2023,(12):123-125.

  [10]刘骁葳.充满人性关怀的母婴室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2):88-89.

  [11]张宁,高川琪.基于情感化设计的母婴室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23,(06):251-254.

  [12]颜刚华,王彩霞,何雪燕等.中国母婴室现状调查评价和标准化建设[J].标准科学,2022,(11):61-65.

  [13]陈若葵.母婴室虽小,关乎国计民生[N].中国妇女报,2023-08-07(005).

  [14]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5]田雪娟. 旧城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空间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7.

  [16]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05):17-19.

  [17]风笑天.定性研究概念与类型的探讨[J].社会科学辑刊,2017(03):45-52+2.

  [18]刘云惠. 空间正义视角下公共母婴室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19]刘钰潭,黄家圣.母婴室中的青年母职实践、育儿建构与空间转译[J].中国青年研究,2022(04):71-77.

  [20]陈晓佳,吴芝纯,梁伟杰.广州母婴室现状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6-8+10.

  [21]王小波.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6(06):111-114.

  [22]黄春晓,顾朝林.基于女性主义的空间透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3(06):81-85.

 

围观点赞

都2024年了,广州的母婴室怎么样了?
近年来,城市家庭对母婴室的需求激增,成为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对女性主体性关注的升温,母婴室的崭新地位既呼应着社会对哺乳妈妈群体的关爱,也为母亲赋予了关爱孩子的专属空间。而在城市空间生产中,母婴室的设立更是维护了女性的哺乳权与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权益。 本文是《Urban Sociology》的一份课程作业,小组成员深入广州的各处公共母婴室,讨论了母婴室分布形态、空间资源配置与人群互动等议题,回应城市“母婴友好”环境建设的议题。 注:出于阅读体验考虑,本号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节处理。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