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历着这个世界剧烈的变化——越来越庞大的城市,无孔不入的商业,爆炸的信息以及科技对生活和信仰的重构。短短几十年的变化程度超过了过往数百年甚至某些角度来看超过了数万年人类演化的幅度,这让过往基于原有社会结构和科技发展程度下所形成的观念与结构正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此文中,我们尝试对婚姻这种社会组织最小单元的形式做些信息的整理,以期获得一些思想上的指引和现实的意义。
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化让很多人背井离乡,脱离了原本宗族与邻里的生活环境,商业的高度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逐渐被价值互换所替代,尺度与边界感,慢慢成为社交中重要的心照不宣。
变化在最近的几年里愈演愈烈,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学家口中的“孤独、封闭和原子化”,在更趋不确定、寒冷的环境中,我们越来越孤独,而非“抱团取暖”,更注重“我”而非“我们”。生育率大幅下降,结婚人数连续9年降低,离婚率逐步增加……
过去,我们相信婚姻是抗风险的保障,相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婚姻是爱情的必然归宿,我们相信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港湾。可是如今,我们更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我们看到身边的大量短暂戛然而止的爱情与婚姻;我们通过各种影视节目更沉浸地了解婚姻中的困局和局促;我们不再因他人的“为你好”而承压,匆促地走进一段婚姻;我们虽然仍在寻找婚姻,也在内心深处隐约觉得婚姻仿佛不是必需品。
延续青山过往研究报告中对人的关注,此篇报告里,我们想揭示一个更为隐秘的真相:婚姻观念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今天以及未来,婚姻也许正在不可逆的转变成一个选项,而非必然。
婚姻正在失去市场
庞大的单身人群
结婚的人,更少,更晚
2013年有1346.9万对男女结婚,而到了2022年,只有683.3万对,下降了50%!而离婚的人数变化幅度则很小。
家庭规模更小
中国已成为全球单人户家庭最多的国家。
终身未婚比例上升
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不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离婚率也节节攀升,婚姻似乎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
这些数据的背后正在发生些什么?想知道到底为什么不结婚或者离婚,要先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
人为什么要结婚?
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求解时,很难不迷失在很多高屋建瓴的答案中。从人类演化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解释。而我们更想从老百姓的口中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你为什么要结婚?
“因为我爱TA。”
你为什么要结婚?
“因为我想要小孩。”
你为什么要结婚?
“年龄大了,该结婚了。”
你为什么要结婚?
“找个伴一起过日子。”
......
爱情、生育、社会的闲言碎语、搭伙过日子、生老病死的风险,这些最根本的想法,让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地进入婚姻这种组织形式。然而,这些婚姻的支柱、立足点在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下正在一个一个的动摇。
婚姻,殿堂将倾。
婚姻来自 - 爱情
如今,婚姻“再次”与爱情脱钩
一提到婚姻,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爱情”,事实上,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爱情历来不是人类婚姻的前提,而是到现代才“征服”婚姻,画上了等号。
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还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被我们所知的爱情,大都是政治联姻或功利的结盟,比如埃及艳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婚姻和爱情历来都是两码事,并被认为彼此不兼容。中国的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从未把爱情当作婚姻的前提,即使丈夫爱妻子,妻子不符合家族的利益,也会施压丈夫休妻,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被迫休妻迎娶公主,《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厌恶儿媳刘兰芝,焦仲卿最终休妻。
中世纪,欧洲贵族将"骑士之爱"发扬光大,浪漫爱情才走入人们的视野,讽刺的是,这也与现代的爱情有着天壤之别,它专用指代婚外情。大约18世纪,浪漫爱情继续发展,随之配套的婚姻体系传播向整个世界,并成为如今婚姻的模式——婚姻应该免于过去人们所承受过的强迫、暴力及性别不平等,满足人们对亲密关系、爱情以及他们对性的所有需求。
在许多文化中,爱情一直被视为是婚姻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结婚的前提。“我们先结婚,然后相爱”是一句惯用的俗语。1975年,一项对印度的大学生调查显示,“只有18%的人同意,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而32%的人则完全不赞成。”
在中国,爱情成为婚姻的前提,其实也不过近百年的事情。浪漫意义的“爱情”一词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于中文世界。“爱情”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辞源》中,但到1931年才第一次有“爱情”这个词条。
爱情的演变中,过去,我们把爱情等同于婚姻,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神化,也是个人主义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对宏大叙事强权的反抗。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不过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对美好生活最简单的向往和追求。于是,婚姻,成为了爱情的归宿。
爱情的产生与消失有其复杂的原因,钱钟书将婚姻比作围城,而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信息爆炸让世上再无讳莫如深之事,婚姻不再是深不可测的围城:城外有浪漫美好、如痴如醉的爱情,城内则是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现实。婚姻也许不是扼杀爱情的杀手,而是爱情以婚姻的方式走入现实的生活,却常常难以为继。
如今更多人开始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要给爱情和婚姻划上等号?
以前,所有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相似的结局,王子和公主克服万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如果给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加上一个现实背景,有谁知道在幸福誓言的背后,白雪公主在王子家做的家务是否比后母家的更多?亦或是嫁入王室的灰姑娘会不会有豪门婆媳矛盾?据说在2025年上映的《白雪公主》里,新的白雪公主将不再等待王子的唤醒,而是独自成长为独立坚强的女性领袖。
对于爱情的发生,可能只需我们彼此钟意就好,而婚姻的衰亡,可以死于千百种理由。如今,我们知道爱情催生的多巴胺、血清素会让人短时间内被化学反应冲昏头脑,也知道生化反应终有衰减和退却,更知道当爱情遇上柴米油盐的化学反应,大概会是“一地鸡毛”。
越来越多人把婚姻和爱情分割来对待,他们或相信爱情,或不相信爱情,但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离婚的同龄人,对婚姻的可靠性与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自然也就对婚姻是否是爱情的必然走向而产生了怀疑。不再像过往,“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如今,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
如今,爱上一个人越来越难
过去,爱情模糊又简单。
对于70后、60后、50后以及更往前的人,他们大多数都在工厂、矿区、大院生活,也极其相似。他们中喜欢文艺的,大多是喜欢苏联文学,他们中喜欢音乐的,大多是喜欢靡靡之音,他们中喜欢哲学的,基本上都是马列主义。他们每天路过同样的厂矿、骑两三个牌子的自行车, 看同一个电视频道。对于他们来说,志同道合、兴趣相投虽然不是十之八九,但也大可不须万里挑一。爱情就诞生在几个偶然的交集中,心动也可能来自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同理想。
而如今,我们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中,不仅是从一个农业国迅速转向工业社会,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用几十年完成了其他国家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快速的发展,也将我们切分出一道道横截面,过去,一个人就是一整块石头,只有一两个角色。而如今,我们被工作、副业、爱好、娱乐、消费分割成几十甚至上百种切面,仿佛一颗八星八箭的大钻石。
你喜欢的文艺可能是爵士乐与Eterna滤镜,我喜欢的文艺可能是动漫、二次元下的“人外”,你喜欢在短视频信息流里看主播,我喜欢上在线教育网站学物理学,你就在我隔壁,但我们两个世界的距离无法丈量。
我们可能通过同一项运动结识,但是喜欢看的剧却完全不一样,家庭观念也大相径庭,更别提对人生的规划和子女的教育的理解。
即便是玩手机,国内市场活跃的APP数量多达260万款,你的手机我的手机看起来都一样,我们却身处完全不同的世界。
找到相似的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难,知己难寻,爱情难觅。除了荷尔蒙刺激下的瞬间上头,爱情所需要的沟通基础和兴趣交集可遇而不可求,价值观与理想更是千差万别。人类的多样性充分地展现出来,而彼此的适配性却越来越低。
深度交流,心有灵犀的爱情是如此稀缺,让人只好“颜控”或者“相信感觉”。也许,真正懂你的,只能是 AI。
婚姻来自 - 生孩子
如今,生孩子不需要结婚
中国一直是注重家本位的社会,家庭承担着生育、抚育的多种功能。过去传统的婚育模式一般遵循“择偶—结婚—成家—生育”的顺序。结婚是成家的前提,家庭是生育的需要。在法律上的“非婚生子”被大众称为“私生子”,社会对非婚生子缺乏包容度,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很多伤害。非婚生子也无法取得与婚生子相同的人身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而如今,现代的家庭组成形式也在发生变化:非婚生育、双核心家庭、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等,开始颠覆过去只能通过由婚姻组成核心家庭养育孩子的旧模式。婚姻也不再成为解决生育需求的唯一、必须方案。从个体层面来看,婚姻与生育的解绑,意味着生育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从功能性转向情感性,让人们真正自主行使生育权和履行父母亲职的机会。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面对日渐滑坡的低生育率,非婚生育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补充方式,缓解生育率低迷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从法律上看,《民法典》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2023年1月,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取消了对生育登记对象婚配和生育数量的限制条件。制度的变化映射着时代变化,随着制度性障碍逐步消失,社会对非婚生育、未婚同居等现象的包容性也会不断增加。
从个体层面,非婚生育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和谐原生家庭结构的构建。在这种模式中,传统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麻烦将不复存在,例如:因教养方式不合夫妻双方有分歧、因“丧偶式”育儿引发的争吵、隔代养育和婆媳矛盾等等。没有伤害,缺失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让生育从婚姻中分离成为可能。有很多单身的年轻人不想找或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却想单独养育孩子。还有一些年轻人,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导致无法生育,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此外,还有些年轻人,想先发展事业,保留未来生育的机会。对于上述各种需求,现代的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女性冻结卵子,体外受精,推迟怀孕。
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单身女性采用辅助生殖技术。2012年,美国率先对女性开放冻卵服务。2014年美国两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和脸书宣布,将提供冷冻卵子费用作为女性员工的一项福利。目前我国还对辅助生殖技术有严格的限制,如果开放辅助生殖技术,我们或许可以解放女性生育焦虑,有效提升目前的低生育率。
如今,不少人把生孩子和结婚当作两件事分开考虑,尤其是经济独立的女性。对婚姻,她们不想将就,对爱情,她们随遇而安。但是刻在基因里的母性让她们想成为妈妈,有自己的小孩,于是她们寻求辅助生殖技术成为一个单亲妈妈。这个现象正越来越普遍。
如今,单亲孩子未必不健康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单亲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冷眼和排挤会让其身心成长不健康。在中国式婚姻中,孩子常常成为牵绊双方的砝码。为了孩子,离婚成了一拖再拖的决定,有些人想等到孩子高考后再离婚,有些人想等到孩子结婚以后,有些人等了又等,最后熬了一辈子。“为了孩子”成了一句好用的万金油,为了孩子不被贴上单亲家庭的标签,是因为单亲家庭在过去总是与歧视和刻板印象挂钩,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备受排挤的少数。
但如今,我们越来越能正视婚姻,为了孩子也要忍受婚姻中的不幸、避免离婚的这种看法很可能夸大了离婚对子女的伤害,低估了婚姻冲突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对离异家庭中的少儿做出了如上分析,即便是离婚的父母,也能给到孩子经济支持和亲情陪伴,几乎与双亲家庭父母无异。而身处频繁吵架、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对青少年的旷课、抽烟喝酒等越轨行为却有很大的影响。
当父母的婚姻无法正常运转时,频繁的家庭冲突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惨痛。有的父母真的需要一张"父母上岗证"。
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代际调查显示,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人,离婚可能性是来自完整家庭的人的2倍。截止2018年,两者仅相差1.1倍。
过去,单亲家庭往往背负着对孩子疏于照顾,缺少另一半家长关爱的刻板印象,在单亲家庭环境成长下的小孩,也常被认定为心理不健康,甚至还会重蹈父母失败婚姻的覆辙。而如今随着父母的观念,受教育程度,个人后天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包容度正在渐渐抚平。
单亲家庭不再成为少数派。孩子能更理解,父母离婚只是一个选择,父母也不必再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
婚姻来自 - 社会舆论与父母压力
如今,口水淹不死不结婚的人
在农耕文化为底色的中国社会,最核心的便是以血缘宗族为基础的儒家文化。这种文化塑造了一种熟人社会,所谓鸡犬之声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熟人社会受限于地域,也紧密依赖人际关系来维系生存的不易,更以此要求下一代也遵循"父母在,不远游"。
商业和城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社会以家庭和村落为基础的居住结构。市场经济的繁荣让商业不再局限在几个熟人之间,而是需要大规模与陌生人交往。现代城市又进一步使得人们原有的血源性和地缘性被打破,城市人际交往的情感性正在逐渐减弱,人际交往模式更加倾向于工具性。
如今,特大城市、新一线城市所展现出超强的资源吸引力,正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远离家乡,从小镇青年成长为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人,物理空间上的隔绝,让人们面对熟人社会的压力减轻,不必从众的盲目加入婚姻中。与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模式相比,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在婚恋方面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交往对象, 自由恋爱和结婚,父母的意见往往只作为参考。
在过去典型的“熟人社会”里,人们对社会舆论非常敏感,社会舆论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生的重要选择。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国深厚的传统观念蕴含着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繁衍子孙的使命感,因此,在代际交往中,直系晚辈的婚姻和繁衍后代问题往往是长辈异常重视的大事。如果不结婚,对整个家族将意味着“灭顶之灾”。
正如费孝通所说的,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本身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因此,婚姻成为了一个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件大事。如果有人违背这套默认的宗法延续血脉的规则,则会遭遇整个熟人社会的唾弃,比如“光棍”,就是过去对一个人最负面的评价标准。
婚姻承担着保障延续一个家族经济和文化的功能,晚婚,不婚是成为被耻笑的、严重影响个人和家庭名誉的“污点” ,是当时社会里极少数人“被迫“的选择。
如今,晚婚,不婚,不育不仅成为主动选择,还被相当多的奉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城市里没有庞大的宗族,没有紧密的邻里关系,直白讲,除了跟家人打电话,没人唠叨你。各过各的日子,彼此不干涉,不涉足,是城市生活中越来越不约而同的共识。
离婚也不再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行为,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人们提到自己离婚很难有今天这么坦然,三十年前离婚甚至还会被组织(工作单位)谈话。如今,离婚可以是一个很从容的事情,尤其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结婚试试看,体验一下,不喜欢就离了。
年轻人从同辈人的经验、影视剧、短视频、综艺中发现不合适的婚姻反而会成为人生的负担,个人自由、家务分配、亲戚关系矛盾、出轨、家庭暴力,这些问题都令年轻人对婚姻变得谨慎甚至是恐惧,结婚和单身,生育和丁克都成为个人自由,“剩男”“剩女”等污名化词语也许会对他们的心态有一定影响,但却不会改变他们有关婚姻问题的选择,“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句略显极端的玩笑甚至成为普遍价值认同。
社会舆论对婚姻观念越来越包容,推动着婚姻制度朝着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方向发展,不婚、不育都成为一种选择。
如今,老人给的压力也越来越少
中国一直有祖辈照顾孙辈的传统,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被默认成为大多数中国父母退休后的选择。
以前,照顾孙辈,是三世同堂,膝下绕欢。而现在老年人生活越来越丰富,照顾孙辈就意味着需要远离自己的朋友圈,牺牲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跟随着子女开始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年过半百开始"老年漂” 。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有自己的追求。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有2.6亿,占总人口数的18.70%,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占55.83%。符合退休年龄,仍出于各种原因,想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根据低龄老人调研,46.7%的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19%的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34.3%的求职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在过去三十年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从无到有的建设了起来。从前,退休后帮子女带孩子,邻里之间三五好友聊聊天打打麻将,这基本是中国老年人的全部生活。过去三十年时间房地产的发展,社区定位的细分;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收入大幅提高;独生子女一代,四老人照顾一幼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基础设施向老年人倾斜等等原因,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极其丰富。各类兴趣班社群百花齐放,唱歌、跳舞、打太极、绘画、乐器、踢键子、打羽毛球、游泳、写作等等,只要主动性强,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和社群。
互联网也成为老年人晚年时光的一大消遣。
老年人触网率的普及,不仅让他们收获更多娱乐消遣,也能缓解孤独。
快手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128.1万银发用户在快手上获得收入。以抖音”平台为例,排名第一的银发网红“我是田姥姥”粉丝数超过3000万。很多老人也逐渐开明,鸡娃不如鸡自己,晚年也能做网红,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和意义。
与其做“老漂”,重新适应各地语言和环境,远离熟悉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子女家庭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矛盾。更多的家长们也权衡利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老年生活的丰富性,让老人的心思也不全在子女身上,而是有自己的生活。催婚催生也不再像过往一样占据着老人生活的重要位置。子女的婚育也不再是“天经地义”,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很多老人嘴上把对子女的催婚催子当做自己必须要做的职责,而其实内心早就是“爱咋咋地吧”。
婚姻来自 - 找个伴
如今,万物皆可做搭子
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夫妻相伴是人类最为主要的陪伴形式。因此,婚姻被认为是生活的支点,共同承担责任、分享欢乐与悲伤,曾经是社会生活的主流。
但如今,陪伴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在两性之间,甚至主体也可以不必是人。为了索取陪伴而走入婚姻,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追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自生活或探索其他陪伴方式。
虚拟伴侣逐渐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陪伴方式。无论是二次元的纸片人,还是虚拟偶像,亦或是游戏、虚拟现实等技术让人们在数字世界中找到陪伴。在语C、Pia戏等“人设社交”的渲染下,在Z世代以及即将成长的A世代眼中,陪伴不必是婚姻,甚至也不必是情侣,硬性条件和现实关系都不重要,一切皆在赛博世界里,陪伴不必戳破虚拟,自己磕的CP还是在"云"中更香。
*语C:语言Cosplay,文字基础上构建角色,精神世界的社交文化。
*Pia戏:起源于广播剧配音圈,导演提醒配音员出错时,拍东西发出“pia”的一声,如今成为年轻人通过声音实现的一种社交玩法。
相比于纸片人的小众,更多人将其情感投射进有血有肉的主播。每天看着屏幕前的那张脸,听他们分享生活日常,可能是游戏、颜值才艺,吃播或者是哄睡主播,甚至有可能是只有几个粉的小主播,一点点陪伴养成,彼此了解、陪伴,最终变成亲密关系。别人眼里认为的屏幕里的「假」人,却驱散了真正的孤独。
陪伴的对象正在变得更多元,2021年中国58.4%的单身人群有养宠物,猫猫狗狗、鱼鱼鸟鸟的陪伴宠物不仅为人们带来生活的乐趣,更能够成为情感上的寄托。无论是身边的爱宠,还是云吸猫狗,宠物带来的陪伴是实在的——无言却治愈。
在抖音,2023年第一季度,新手养宠相关内容增速同比增加1000%,33个宠物KOL的粉丝在500万以上,其中9个宠物KOL粉丝超千万,24个宠物KOL粉丝在600万-1000万之间。在快手,2022年宠物短视频单日最高播放量达7亿,每5.4秒就会有一场宠物直播,日均直播时长1.6万小时,快手宠物观众数量超过1亿,活跃宠物视频作者数量达7.5万。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现代化,社会原子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像一个个独立的原子, 在某一个核心中抱团,但对团外的人们疏离与冷漠。特别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与人类面对面的交流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
在 AI 和通用机器人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可能仅仅10年至20年的尺度上,家用的通用机器人将走入千家万户。从饮食起居,到情感陪伴,病痛衰老的护理,都会给人类这个脆弱的物种一个全新的完整的陪伴解决方案。在这个“孤独的世纪”之中,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向它们索取自己所缺少的陪伴和情感联系,这几乎成为自然而然的走向。
如上图所示,漫长的一生里,与父母、亲友、孩子相比,与自己独处的时间是最多的。
人类从原始基因中对群居的依赖,决定了我们必然对孤独产生恐惧。孤独无法被量化,也很难彻底满足,与你的一生共存。但就如作家刘震云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找一个你想要的、喜欢的陪伴,它也许与婚姻无关,甚至,与“人”也无关。
婚姻来自 - 经济目的
翻倍不能降低风险
人为什么会因为经济而走向婚姻呢?这可能要从人类的进化机制中寻找答案。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男女之间的劳动分工无疑发展得相当早,当群体发展出了有效的武器足以隔着一段距离杀死运动的动物时,这种分工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劳动上的协作是婚姻的重要目的,从“打猎摘果”到“男耕女织”是传统社会生活的基本分工,结婚意味着为家庭增加一名新的劳动力。婚姻制度逐渐把这种分工固化下来。
过去,婚姻让我们增加了面对这个不安全世界的安全感,多一双手干活儿,就能为不知道何时的饥荒和灾害多储备一份口粮。结婚,成为人们为了保全自己,增加安全感,避险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策略。
如今,安全并没有因为婚姻而增加。
过往,一人外出耕作、打猎,另一人在家缝补、饲养、带孩子,这在经济角度来看,本质上是一种对冲行为。外出可能颗粒无收,家里部分的生计也能给人温饱,家里的产出只能勉强不能充分,外出又可以带来额外收入,甚至意料之外的喜悦。房子都是邻里村落搭把手一起建起来,一个家庭并没有不可承受的大幅支出。在这样的生存结构下,这种对冲性的分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资源配置的最优解,为人类漫长的物质匮乏时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夫妻二人都在企业工作,甚至都在同一行业。双方在同一经济共振的最小象限内,受同一共振影响,大面积失业情况发生时,两者可能同时失业。夫妻双方也在同一工作成本象限内,汽油价格波动同时影响双方的出行成本,雨雪天气两人都困在交通拥堵中。房子,又是一个几乎难以实现的共同目标。这样的结构下,婚姻在经济方面的对冲作用被大幅削弱了。
婚姻的经济价值还在于婚姻使双方在收入上合二为一,因此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双方收入的相关系数越低(越负),婚姻的避险效果会越好。过去,婚姻意味着1+1大于2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男高时女低,男低时女高。随着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努力,男女双方收入高度正相关,那么婚姻带给对双方的避险价值就不高。
婚姻制度和家庭组织抗风险的作用下降的同时,婚姻本身似乎也变成了最大的风险。正如当企业经营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引入投资人来共同抵抗风险。婚姻又可以引入什么呢?
曾经,婚姻是一种「安全垫」,当从悬崖摔落的时候,还有另一个人缓缓支撑;而如今,婚姻的这份安全垫变得太薄了,当你快摔下去的时候,可能摔得更惨,婚姻再不能护你周全。人们开始发现,结婚也并非能抵御经济风险,相反,变成了风险的一部分。于是,人们对婚姻这个策略的选择也发生了转变。
婚育收益变低,成本变高
越来越不“划算”
过去,婚姻被视为一种防范风险的制度。人生活在世定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诸如生老病死。过去,人类对抗风险的一个共同路径是集体行动,形成具有效率的组织,比如原始族群、宗族氏族、现代国家等。其中婚姻组成的家庭成为抗风险的最小组织。
婚姻在过去和生育强关联,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生育帮助人类提供稳定的人口增长,持续的劳动力,并通过下一代,继续获得经济循环,给人以安全感和稳定。这已经成为一条上万年的繁衍策略,中国老话说的“养儿防老”就是其有力的证明。
在过去,多一个孩子,多一口饭也能养活。如今,养育孩子,不仅意味着从结婚开始的彩礼、车房等物质要求,也要求女性从备孕、怀孕、生产等阶段对身体、工作时间的损失作出衡量,同时还包括对孩子从初期的抚育成本,到维系一生无上限教育成本的付出。中国是重视教育的大国,父母对子女历来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期望,如今也成为生育孩子的桎梏,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的数据显示,孩子的生育成本占家庭收入比例接近50%,而其中教育支出占生育成本的比例达到34%。
养育孩子不仅是投资回报的经济游戏,还是对其成长的全方位付出和陪伴。比如,能不能做好辅导作业这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购房不仅是住宅、安全感的需求,还与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婚育家庭来说,住房也是教育成本的一部分,而中国的高房价,以及背离和收入正常的比例,让本身就并不富裕的年轻人再加一道杠杆,而杠杆本身也意味着的风险。如今这种巨大的成本,让婚姻所能提供的收益变得薄弱。
另一方面,过去的我们寄希望婚姻能维系一生,是因为疾病让我们感到身而为人的虚弱,“辛苦打工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也是因为我们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我们无法独自一人承受生命的逐渐枯萎。这其中含有的深层恐惧是我们掌控感的流失,人生不再受控,我们需要依赖他人,这自然与婚姻相关,我们相信自己选择的那个人是最为可靠并且会帮助我们的。
但如今的繁多种类的保险,帮我们替代了这一功能,从重疾险到防癌险,从发烧感冒的门诊到重大医疗的ICU,一份疾病保险就能帮我们极大地转移这些风险,不用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和人性上。
新兴的职业也在逐渐适应这一需求,比如如今陪诊师的出现,不仅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还能提供可靠的陪伴。2022年来,美团陪诊服务搜索热度同比猛增1152%,提供照护老人相关的家政服务类团购数量同比提升230%,商家数量同比提升166%。
今天,随着人的寿命变长,传统的三阶段人生(求学、工作、退休)将变成多阶段的人生,年龄不再与阶段挂钩,我们正在逐渐培养一个崭新的社会话语体系,“老”能有所用、有所得,“老”亦不失“老”的尊严。最近的过去和不久的将来——90岁将会成为新的70岁。
最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死亡。生命短暂,我们对“送终”的在意,是不想孤零零的死去,不想独自面对死亡前的恐惧与痛苦。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可以来延长我们的生命,甚至到最后的时刻「确认死亡」也成为了一件可以人为决定的事情。但是死亡仍然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裂缝,让人无止境的坠入意义缺失与孤独的深渊。死亡前的陪伴,是心灵上莫大的慰藉。人生的伴侣、子女一直是我们在死亡面前的战友,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讲,他们是仅有的战友。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除了老有所养,临终关怀也是社会需要关照到的需求,是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体现。不远的将来,也许机器人能更好的照顾我们的生活,也许也能陪我们面对死亡。可是没有生命的它又是否真的能够感同身受,能用同理心给予我们勇气与慰藉?也许未来才有答案。
— 尾 声 —
婚姻,看似是在生命演进过程中个人抉择与成长的烦恼,实际上却与整个社会紧密相关。婚恋变迁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变迁,与人口、阶层、技术、信息等整个社会的流动过程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是个人生活与社会大环境的交织节点,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化。
纵深来看,婚姻制度不过是人类发展出的,应对风险,共享资源、降低暴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今天,各类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国家福利和契约制度也日益完善,人们不再需要借助婚姻才能实现避险或达到资源共享。婚姻的性质变了,是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最后,我们仍想感谢婚姻,它对人类发展起了正面积极的作用,虽然放眼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它可能只是人类在一个特定阶段里的选择。也让我们继续畅想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婚姻以另外一种意义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见证人类走在更自由更包容的路上。婚姻这道人生课题,只是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
而无论是否选择婚姻,我们可能都无法逃离碳基生物的孤独基因。科学走到今天,给到人类的,却是我们要独自面对宇宙巨大的不确定和不可避免地最终要走向衰亡的结局。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而人类历史上,无数先贤们终其一生为后世积淀的也许只不过是: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更自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