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母婴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得益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对母婴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各大品牌竞相推出兼具高品质与创新元素的产品,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繁荣景象。然而,随着市场趋于饱和,中国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众多企业为保持增长动力,正在积极探寻新的战略突破点和业务增长极。
中国母婴产业现状
智研咨询的《2023-2029年中国母婴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社会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母婴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强,进而推动了母婴行业的附加值持续走高。2022年,中国母婴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迅猛,达到了4.71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了8.5%。其中,华东地区凭借其较高的经济发展优势,在整体市场规模中占据显著份额。从销售渠道格局看,线上市场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电商行业如零售电商、直播电商等其他线上渠道持续扩张渗透,使得母婴行业的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母婴行业正在向自主品牌出口转型。在国际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母婴品牌紧随趋势,通过不断创新与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母婴用品出口额为483.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额达到118.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6.1%。为顺应全球孕婴童用品产业发展大潮,中国母婴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已成为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必须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全面遵守国际母婴用品行业的各项规则和标准,以此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跨境市场分析
根据Market Reports World《2023-2028母婴用品市场规模及收入》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母婴用品市场规模约为2066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2.36%,到2028年达到2376亿美元,这表明该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以下是对个别市场的具体分析:
美国市场
美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母婴用品市场之一,其消费者对于母婴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根据TABS行业报告显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对婴儿产品的购买渗透率持续上升,这有力地证明了此类家庭在婴幼儿产品消费上的强劲意愿和较高的支付能力。美国母婴网站“宝宝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年内,美国家庭的基础开销至少为1.6万美元。
聚焦于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90后母亲逐渐成为主导消费力量,她们的购物选择正在深刻影响着市场走向。Everyday Health Group在2022年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年轻父母更倾向于购买实际必需品而非装饰性产品。其中,与婴儿睡眠、健康相关的产品以及产后恢复类商品尤为受到青睐,例如,婴儿睡床及摇篮的销售量增长了20%,安抚器的购买量更是增加了26%。同时,产后护理类产品需求出现了明显攀升,例如,伤口愈合类产品的销售额相比于2020年增长了44%,吸奶器的销售额也增长了25%。这些数据显示,功能性、实用性和健康性正成为现代美国家庭在母婴用品选择上日益关注的核心要素。
东盟市场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1]预计,2023年东盟经济将增长5.2%,这将为家庭带来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使得父母在育儿支出上有更多的预算用于购买高质量的婴儿用品,并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人们对婴儿产品的需求与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在东盟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婴儿护理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他们积极寻求无害、无毒且环保的婴幼儿产品。这一意识上的转变不仅对市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也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及天然婴儿用品市场的繁荣。
欧洲市场
《2023欧洲进口产品消费趋势观察》揭示,女性消费者在欧洲进口产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购买力尤为突出,相比整体进口产品消费中的女性用户比例,欧洲进口产品消费者的女性占比要高出约十个百分点。其中,母婴类产品是女性消费者最为青睐的欧洲进口品类。从年龄结构上看,欧洲进口产品市场的主力军正在向“90后”和“00后”群体转移。数据显示,在2023年1月至10月期间,26-35岁的消费者占据了欧洲进口产品购买用户的45%。对比2019年同期数据,25岁以下年龄段的购买用户数实现了惊人的312%增长。随着这批年轻人步入父母角色,母婴市场预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潮。值得关注的是,欧洲消费者对母婴用品品质及设计感的要求极高,他们不仅追求产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还特别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与环保性能,这一消费观念将在未来进一步影响并塑造欧洲母婴市场的格局和发展方向。
进军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因其广阔而多元的特性,为寻求发展的母婴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遇。《2023-2028母婴用品市场规模及收入》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产阶级人口预计将增加到55亿以上,占全球人口的65%以上。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对于母婴产品的品质标准不断提升,这为中国母婴品牌的高质量产品创造了需求空间。在此背景下,本土化运营与持续创新成为中国品牌成功进军海外的核心战略: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目标市场文化、消费习惯和法律法规,实现产品定位、包装等方面的精准本土化;另一方面,坚持产品迭代创新,紧跟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同时,借助全球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化营销,能够精确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强化品牌故事传播,建立与海外消费者的直接互动,从而大幅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根据《2023年中国母婴品牌出海研究》针对美国、英国、菲律宾、巴西和沙特阿拉伯五个国家中育婴家庭的深入调研结果显示,线上购物在互联网零售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购买比例高达54%。其中,在线购买偏好尤为显著的四大品类包括:婴儿玩具和游戏(68%)、婴儿书籍和教育材料(65%)、婴儿监视器(64%)以及婴儿音乐和发声设备(64%),这些产品通常具有中低频使用及损耗率较低的特点。与此相反,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线下渠道购买高频使用且消耗较快的产品类别,主要有四类:婴儿食品和配方奶粉(64%)、婴儿个人护理与卫生用品(53%)、婴儿洗衣清洁产品(53%)以及婴儿奶嘴和牙胶(52%)。这一消费行为差异凸显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母婴产品购买渠道选择的独特性和针对性。因此,中国母婴企业在制定全球化战略时,必须精细理解并精准把握各个目标市场的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特性及其对应的购买偏好,这对于构建高效销售策略、提升品牌形象乃至成功拓展海外市场至关重要。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提升母婴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成为行业关键。在母婴产品领域,聚焦点已转向强化品牌效应、积淀深厚的产品技术和构筑创新壁垒等方面;而在母婴服务市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重点是通过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价值和提高客户认可度来拓展市场份额。尽管文化差异、法规标准及竞争压力等挑战犹存,中国母婴品牌始终保持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与精准运营,深度挖掘并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品质、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阶段。
【*】注释
[1]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