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按照年龄段划分一般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与成人类服装相比,我国童装行业起步较晚,从产业周期来看,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数据显示,2010年之后,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开始高于整体服装市场规模增速,2012年之后,童装市场规模占整体服装市场的比例一直呈增长趋势。2017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为1597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提升为2869亿元。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中商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受疫情影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9%,商品零售中服装消费整体仍处于波动态势。
我国童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市场份额分散,呈现“小而散“的局面。2020年我国童装市场集中度CR10仅有15%,头部企业巴拉巴拉2021年市占率为5.5%,是唯一一个市占率超过5%的品牌,相比海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童装市场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童装品牌,本土企业以巴拉巴拉、小猪班纳、安奈儿、水孩儿、ABC为代表,国外以Paw in Paw为代表,这类企业进入童装市场较早,对童装行业具有深厚的专业认识与积累,零售终端通常集中于商场或商圈特定区域。
另一类是成人装延伸品牌,本土企业以太平鸟、江南布衣、安踏、特步、361度为代表,国外以Nike Kids、Adidas Kids、ZARA、H&M、GAP、Gucci、E LAND KIDS为代表,此类企业通常与其成人装保持相近的设计风格,利用原有品牌优势和渠道资源推广童装产品,例如在现有的零售终端渠道中增加童装区域或货架,形成综合店模式。
森马服饰于2002年创立巴拉巴拉,开始涉足儿童服饰领域,行业的先发优势、公司在成人服饰领域丰富的运营及管理经验以及巴拉巴拉定位的中端市场较大市场规模等因素下,巴拉巴拉表现出色,从2017年开始,童装业务占比就反超成人休闲服饰,成为森马服饰的业绩推动力。如今,森马旗下不止巴拉巴拉一个童装品牌,还有一个构建儿童全产业链的梦想。
在成人运动穿戴竞争激烈的当下,童装开始被运动赛道巨头们视为新的蓝海,从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到国内运动品牌安踏、特步、361°等,巨头们纷纷下场,试图在童装上打开增长新蓝图。特步2022年上半年儿童业务收入增长达83.7%,占特步主品牌收入的近15%。361度的儿童业务也表现抢眼,贡献营收6.83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整体营业额18.7%。
除此之外,新锐童装品牌也层出不穷。据了解,市场上很多新兴服装品牌都通过增加童装板块扩大营收,比如蕉下等。淘品牌也培育了一波具有知名度的儿童品牌,比如主打亲子服饰的草莓南瓜、IVAN,以及主打面料创新的小蓝象等。
今年9月,以童装品牌代理为主营业务的嘉曼服饰成功上市。Nike、Jordan、Converse 等品牌童装在国内的授权经营商之一永兴东润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回复了交易所的二轮问询,更新了招股书,有望上市。
随着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行业竞争逐步加剧。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森马儿童服饰类,营业收入35.966亿元,同比下滑12.45%。
“童装第一股”安奈儿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同比下降21.01%,净亏损8654.92万元。安奈儿主营中高端童装业务,于2017年6月1日登陆深交所。然而好景不长,从2019年公司业绩就开始进入下行通道,疫情更是加剧了颓势。不过,推出“黑科技”面料的安奈儿近期股价持续走强,近7个交易日内共获5个涨停板。11月23日, 安奈儿披露, 安奈儿水木与深圳市校服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就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领域的应用和销售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根据11月27日的公告,电子束接枝制备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技术具有广谱高效抗病毒抗菌、安全性和长效性的特征,能够广谱消杀各类有包膜病毒、细菌和真菌;该技术制备的纺织品经过150次水洗后抑制率超过94%,远远超过国家行业标准中对抗菌有效性最高等级(AAA)的要求。电子束接枝技术经过了拥有中国最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机构的权威认证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成果鉴定,认为该技术具有独创性,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迎来小的生育高峰,2011年至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总计达到1.72亿人,庞大的儿童和新生儿基数为我国童装行业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起我国新出生人口及出生率连续4年下降,中商研究院认为,新出生人口不利于支撑我国童装行业长期持续规模化增长。
童装市场当前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童装开始有了更多元化的需求,当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购买童装的主要考虑因素,品质、时尚、个性正在成为童装市场新的风尚与潮流。行业机会仍在,但挑战也不小,未来还有硬仗要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