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夜间,蒙牛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公告,收入、利润全部呈现双位数增长态势,且利润增幅远超同期收入增幅,业界直言:“盈利能力十分强劲”。
公告显示,2021年,蒙牛实现收入约为881.415亿元,与去年760.348亿元相比,增长15.9%;由于收入增加,加上营运效益提升,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达到50.255亿元,相较于2020年35.25亿元,增幅在42.6%左右;同期,蒙牛低温业务继续录得销量增长,且连续17年市场份额保持。
对此,蒙牛方面表示,2021年,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升级、大力开拓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和新销售模式,全面提升品牌力,业绩再次实现强劲增长。
“2022年,食品营养行业有望持续增长,要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保质、保价、保供,兜住民生底线,要在企业内部消化‘输入型通胀’影响,同时,‘输入型通胀’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转型。”蒙牛总裁卢敏放认为,当前大的挑战是将消费者的需求在供应链里面低成本、高质量地实现,而想要完成这一挑战,离不开“信息”和“科技”这两大法宝。在这方面,蒙牛选择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内要效益、向运营要利润”,全链路控制成本,“蒙牛的做法,一方面为其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也促使蒙牛产出更多优质产品。”
乳制品需求刚性稳定,蒙牛液态奶增长12.9%
过去几年里,由于疫情反复的影响以及国家相关的战略推动,全民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大自然给予人类仅次于母乳的食物,牛奶的营养价值和提升免疫力的功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据悉,2021年,乳制品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态势,液态乳品、奶酪和成人奶粉均保持较快增长。液态乳品自购买和礼赠渠道消费均明显增长;成人奶粉网购渠道实现较快增长。乳品消费更注重健康化绿色化。
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城市家庭样组数据显示,2021年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液态乳品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4%,渗透率为99.6%。成人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6.5%,渗透率为40.5%。奶酪销售额同比增长32.7%,渗透率为29.3%。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牛奶产量稳定增加,2021年牛奶产量3683万吨,增加243万吨,同比增长7.1%。人均奶类消费量14.4公斤,增长10.6%。
对此,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等第三方观察人士告诉《五谷财经》,后疫情时代乳制品需求表现出刚性稳定的特点,高品质奶品消费趋势依旧,基础产品渗透率较高,乳品企业不仅把握住了消费升级趋势适应市场需求,还关注到了基础产品市场所呈现的量级增长需求。“随着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以及潜力巨大的乡镇人群消费意识的崛起,乳制品市场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龙头乳企有望充分地享受到行业红利。”
根据行业报告,2021年,中国乳制品总需求次超过6000万吨,同比增长10.9%,液态奶市场持续扩张。
以蒙牛为例,2021年,其常温、低温、鲜奶事业部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渠道精耕,推动液态奶收入按年增长12.9%至765.144亿元,而去年则约为677.5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复兴,配合疫情下全面健康意识提高,为乳制品,尤其是液态奶的消费带来了增长动力。
但在乳制品需求强劲增长的背景下,原奶成本在2021年居高不下,同比上涨明显。蒙牛积极推动中国乳业产业园战略合作项目落地,聚焦黄河、嫩江、西辽河流域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五年实现“百万头奶牛、百万亩草场、百万吨牛奶”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缓解原奶增长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问题,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面对原奶成本压力,蒙牛致力于改善产品结构,推动产品组合升级,并继续协同战略供应商加强奶源布局,以满足蒙牛对优质生鲜乳的需求。
比如蒙牛的常温业务,特仑苏品牌通过推出更好有机的沙漠有机纯牛奶及CBP高钙纯牛奶等产品,贯彻品牌的更好主张;蒙牛纯牛奶则推出臻享浓牛奶等多款新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兼具美味与营养的创新产品。受益于此,特仑苏及蒙牛品牌纯牛奶增速均大幅快于行业增长。
除此之外,纯甄品牌坚持料实、材真的匠心质量,年内推出黄桃藜麦新品。2021年底,纯甄还上市了含跳跳糖的馋酸奶,通过配方创新、技术迭代、包装变革,打破原有酸奶饮用方式。
而真果粒、酸酸乳等乳饮料品牌也在2021年迎来品牌基础产品的次包装升级焕新,并相继推出了红柚四季春、乳此汽质0糖乳酸菌气泡水和酸酸乳沏个柠檬等多款新品,全面进行品牌年轻化升级。
在常温业务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蒙牛低温业务于年内继续录得销量增长、扩大市场领导优势,连续17年市场份额保持。
2021年,蒙牛把握0糖类产品高速增长的行业增长机遇、贯彻国家“三减三健”国民健康方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控糖需求,推出冠益乳系列0蔗糖、减糖系列产品,销量表现理想;为满足中高端酸奶家庭消费快速增长的需求,亦推出了简配方的丝滑简1L桶装酸奶新产品。
另外,优益C品牌推出100ml减糖新品及330ml 0蔗糖新品。年底,优益C推出益生菌菌粉产品,打造1000亿行业高倍数复合益生菌标杆。年内,通过强化产品力和销售力,冠益乳和优益C品牌力进一步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乳制品终端需求逆势坚挺,蒙牛等龙头乳企在结构升级、产品创新与减促降费下利润弹性显现,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且盈利确定性更强。
雅士利销售稳步增长,婴配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在奶粉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当下,产品内核品质始终是各品牌间共同面临的问题,面对不断升级的品质需求,一线奶粉企业始终对配方、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各环节均严格把控,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21年,蒙牛全年奶粉业务收入同比上升8.2%至49.491亿元,而蒙牛持有约51%股份的雅士利国际,2021年销售额也实现稳步增长。
对此,雅士利国际方面指出,报告期内销售额稳步增长主要基于以下三大举措,一是成人粉及营养品扩大新功能性产品覆盖率,向高端化发展,同时发展细分市场;二是婴配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品牌焕新;三是通过多种投放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及公信力,促进在线、线下销量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雅士利国际凭借强大的专业研发团队,因应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在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工作、成人营养产品研发等方面均进展理想;并不断创造差异化产品优势,持续投入创新研发以母乳营养成分为科学标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同时创新研发一系列儿童、女士、成人、中老年奶粉,以涵盖不同消费人群日益多样化的营养需求。
截至2021年12月底,雅士利及合作伙伴Arla共有17个系列51个产品获批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为持续提升和巩固差异化产品优势,雅士利在2021年继续推进已上市的婴幼儿配方产品升级方案,从脂质、蛋白质、低聚糖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开发婴幼儿乳粉,并以婴幼儿喂养人群的需求洞察为基础,推进全线产品的包装焕新升级研究项目。
另外,雅士利通过创新性应用M8母乳来源益生菌,在2021年上半年研发上市了多款满足不同营养需求的儿童奶粉;研发升级的悠瑞全系列多款中老年奶粉,以全新的功能组合和产品形象升级上市;还根据中老年人群身体特征及营养补充需求,先后创新研制出具备不同的产品。其中添加有益菌株及膳食纤维等成分,促进中老年肠道吸收;增加钙、初乳碱性蛋白粉等成分,补充中老年人身体逐渐流失的营养成分。
此外,雅士利创新研发上市了系列口味的烘焙麦片、山药粉、枸杞饮料等,继续丰富产品品类。
为了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从2022年2月中旬开始,雅士利国际高管团持续深入全国一线市场,如商场超市、街边卖场、社区奶站等多个售卖点进行摸排调研。
“做好产品的关键,是要有消费者的视角,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让消费者对我们感兴趣,对我们放心。未来,我们还将持续进行一线市场调研和摸排,深入倾听消费者声音。”雅士利国际有关负责人表示。
贝拉米大力扩展高端有机产品矩阵,聚焦资源精耕重点市场
为了扩大奶粉业务规模,在拥有雅士利国际这个奶粉平台的基础上,蒙牛还于2019年末将澳洲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婴儿食品厂商贝拉米“收入囊中”。
自加入蒙牛以来,贝拉米也得到了蒙牛在研发以及供应链的全力支持,2021年,贝拉米大力扩展高端有机产品矩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2021年,贝拉米菁跃奶粉逐步推进国内线下渠道和电商平台布局。年内成立全球创新部,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速新品开发。全球创新部将加速本地化研发生产,更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并将品类拓展至高速增长的婴幼儿辅食和零食,加强零辅食品类创新,加快新品上市。而贝拉米的跨境版经典蓝罐奶粉,也将实现全球化升级,进一步加强贝拉米在有机婴童食品品类的领导地位。
由于高端有机奶粉以及婴童零辅食细分品类长期发展前景良好。贝拉米将持续聚焦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有机+的品牌形象,更加清晰地传递有机的理念与价值,通过创新的品牌沟通拉近与新一代年轻妈妈的距离。
贝拉米方面透露,新的一年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在菁跃、白金版有机A2高端配方奶粉以及潜力零辅食产品上,进一步树立高端有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将聚焦资源精耕重点市场,持续高效赋能渠道,同时加深与天猫、京东等重点电商的合作,开辟下沉渠道和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渠道,通过不断创新,成为有机品类渠道选品牌。
随着中国婴幼儿奶粉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加之二孩、三孩政策先后出台,儿童粉已被不少品牌视为增长新引擎。
继贝拉米推出白金版有机A2 4段奶粉并大获好评后,贝拉米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瞄准中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往儿童奶粉等品类不断延伸,寻求新的增长点,为满足3岁以上的中国儿童营养需求带来标杆之作,即贝拉米中文版有机儿童成长奶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贝拉米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速新品开发,更加顺应当地市场的需求,未来有望在奶粉行业中收割更多的市场份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