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对于有三胎打算的家庭而言,无疑又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但就已经开展的6年的二胎政策而言,其效果远不及预期,生育率不升反降。之所以二胎政策实施“遇冷”分析主要有思想、经济两方面:
从思想状态上来看,二胎政策的实施严重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于1982年提出,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口的暴增更是给众多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当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为解决当时社会发展与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但这也为后来二胎政策的实施遇冷埋下了隐患。
在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人们已经习惯了家中人丁少的状态,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变淡了,并且逐步养成了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观念,生育意愿普遍降低,导致了生育率持续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即使开放了二胎政策,也很少有人选择生育二胎。
从经济情况上来看,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增加时,家庭倾向于少生育孩子。就目前看来,自二胎政策开放以来,低收入人群反而成为了生二胎的主流人群,这是由于对于较为贫穷的家庭来说,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低,认识层次偏低,对孩子的质量并无要求。
从对孩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来看,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增加,必定会使得孩子质量降低,在家庭收入增加和家庭总闲暇时间增加时,父母会更有动机来花金钱和时间提高孩子质量。放开二胎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家庭生育,当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增加时,家庭倾向于少生育孩子。而且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父母要养育一个孩子,除了教育成本之外,物质成本(婚房、婚礼、彩礼等)也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开支。
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生育率,主要也得从经济、思想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经济上,要解决“新三座大山”(房价、教育、医疗难题)的问题,而当前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学区房政策”、“医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三个矛盾,但也仅仅是弱化,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在思想上,要持续加强“三胎政策”宣传,要提升配套生育福利,如提升育儿假期等;要出台女性保护政策,杜绝女性因生育而带来的求职歧视。
当家庭总闲暇时间与经济收入能同时满足多个高质量孩子的要求时,且不会自身带来额外压力时,父母会更愿意实施“三胎政策”。
从目前来看,我们能感觉到国家对提升生育率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三胎配套政策出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