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不断衍生出“儿童”产品,而不少产品标上这两个字就有极大概率价格会翻倍,但也阻挡不住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中儿童酱油发展出色,众多辅食企业都有布局,“无糖”、“”、“减盐”等概念占领着儿童酱油行业,另外,还打出了“有机”以及营养化的概念。
儿童酱油市场发展火热,但是产品宣传在加强时,也要考虑产品是否能留住消费者。因为儿童酱油暂无专属执行标准,所以市场名不副实的产品颇多,空有“噱头”的行业不会长久。
01
市场“狂热”?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优化,“吃好”观念深入人心,儿童酱油市场也随之得到发展。据青桐资本统计天猫、京东数据显示,两大平台销量前20位的儿童调味品中,儿童拌饭料占42.5%,儿童酱油占22.5%。
另外,据《2018中国少儿家庭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儿童消费市场的规模已突破4.5万亿元。随着三胎政策的推出,未来儿童人数可能会出现小规模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0-14岁的儿童群体占总人口的17.95%,较上次整整上升1.35个百分点。
所以未来“儿童”市场将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商机,再者新生代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注重质量,愿意在此方面进行投资,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众多企业比较看重儿童酱油市场的布局。
比如小鹿蓝蓝、光合星球、秋田满满、禾泱泱、宝宝馋了、爷爷的农场、Greennose绿鼻子等品牌;而且海天、千禾、太太乐、味事达、厨邦等知名调味料企业也布局了儿童酱油。
02
营养特点突出?
“营养化”这一词语出现在各大“儿童”产品行业内,当然,儿童酱油也开始打出了“营养化”、“有机”等概念,企业也为此推出不少相关产品,并且销量数据挺“喜人”。
比如秋田满满、小鹿蓝蓝、贝斯美、爷爷的农场、千禾、禾泱泱等品牌推出了婴幼儿有机酱油,其中美国高端健康苹果醋生产商Bragg有机酱油宣称“非转基因酿制、富含氨基酸”。
《母婴时代》还发现,“无麸质”、“无乳制品”的免敏酱油开始出现。比如澳洲品牌贝科姆(Bekomms)椰子酱油、台湾高庆泉儿童黑豆酱油、菲律宾原食点椰子调味汁、瑞春黑豆酱油等。打出此概念的大多是外国企业,国内布局的几乎都在台湾省。另外,日本胜山屋品牌还推出了水果果物酱油,超20种蔬菜水果酿制,主打“维生素营养”。
企业打出“营养化”的概念也是市场所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57.5%的中国网民在购买婴幼儿辅食产品时考虑营养均衡问题。
03
“减法”产品占据市场
“加法”市场有所布局,自然不会缺少“减法”市场。新生代消费者除了关心儿童酱油“口味”、“营养”问题外,还对酱油中“盐”、“糖”、“添加剂”的成分有所担忧。
众所周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盐、油等成分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对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甚至损伤,所以消费者格外注重。据《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指出,当前青少年在市场上购买的零食,集中存在三个痛点:重糖、高油盐、玩套路。
所以“减法”是儿童食品必不可少的趋势,也是目前企业都有所布局的领域。据了解,秋田满满的有机益生元昆布酱油宣称“钠含量特别减少43%”、贝斯美有机儿童酱油宣称“剂”、Greennose绿鼻子减盐酱油宣称“50%减盐、精酿”、小鹿蓝蓝有机酱油宣称“钠含量特别减少43%”、高庆泉儿童黑豆酱油宣称“0糖、0麸质、0脂肪”。
目前,“无糖”、“”、“减盐”等概念成为不少儿童酱油宣传标配。“减法”虽已经打好,但在何基础上做出的减法呢?与普通酱油区别真的大吗?配得上“儿童”这两个字吗?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
04
真的减盐了?
在查看众多宣传标语时发现,“减盐不减鲜”、“不添加味精”等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据了解,为酱油提供“鲜”味的是食品增味剂,而味精就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较为常见的核苷酸类和天然产物提取物等,刺激感官而显示出鲜美的味道,增强食欲,并且还提升氨基酸态氮含量,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
另外,“减盐”产品钠含量真的少吗?《母婴时代》发现,古龙食品的快乐小酱儿童酱油钠含量为10120mg/100ml,而它旗下的古早酱油钠含量与之相同。厨邦的普通酱油纯酿酱油钠含量980mg/15ml;而小童牌纯酿特级生抽钠含量为960mg/15ml。
快乐小酱儿童酱油钠含量
“减盐”是减了,但减少多少盐成分,在何基础上进行减盐部分产品并没有说明。只是,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认知的增长,在购买产品时也会花费时间进行了解,所以未来高质量产品才能俘获人心。
05
界限尚不明确
其实,儿童酱油市场之所以鱼龙混杂,离不开目前这一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没有国家标准约束。目前,国内儿童酱油市场不少产品执行的是《GB/T 18186-2000 酿造酱油》,也就是普通酱油标准。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在我国,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
所以儿童酱油真的适合“儿童”吗?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母婴时代》,目前儿童酱油还属于“挂羊头卖狗肉”,在整个行业国标缺失的情况下,儿童产品售价较高,相对利润也较高,所以不少品牌打着“儿童”的旗号,来获取不正当的利润。
浅评&认知:儿童酱油市场确实有部分产品优于普通酱油,相对较适合儿童食用,但大部分产品还处于主打“概念”的状态,只是将价格提升,从而获取利润,这有损于行业发展,毕竟儿童市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有数据显示,2018年婴幼儿调味品线上市场规模虽然只有1075.5万,但其增幅较大,同比增长了177.7%。到了2019年,仅仅在第二季度,婴幼儿调味品的线上市场就已经接近两千万规模,增长率达83.9%,这也是婴儿食品中增长快的细分品类。市场前景由此可见,品牌想要长期立足抢占市场,少些炒作,提升产品质量才是王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