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英文名:Winter Solstice)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但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在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习俗
“冬至大如年”,所以北方很多地区都有冬季吃饺子的习俗。相传一年冬天,寒雪纷飞,医圣张仲景还乡时偶遇相亲薄衣草履,很多人身上生了冻疮,甚至耳朵也被冻烂了。他命人搭医棚,将羊肉、辣椒、驱寒的药物等剁成馅儿,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煮给众人食用。乡亲们吃了后,耳朵上的冻疮便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医圣的做法,煮饺子吃来驱寒,此后便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相较于北方的饺子,南方人在冬至这天更爱煮上一碗热腾腾、糯唧唧的汤圆,一口咬下去,软韧的糯米皮下包裹着或咸或甜的内馅儿,冬日的困乏便被一扫而光,汤圆也象征着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幸福温暖。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温中暖下的,是进补的佳品。冬至吃些肉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羊肉、羊奶、豆制品等,可中和寒气,来应对严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卡倍多 每一天 更多关爱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