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深入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进,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统计显示,过去五年,中国成为全球运动营养产品消费增速快的市场。运动营养补给品里,开始都是给专业的人士使用的。然而如今,愈来愈多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进入市场,选择购买运动营养补给品。他们有的是基于健康,有的是因为审美,这些对体重管理有要求的年轻人,或者在健身房里轻运动的人群,都愿意尝试运动营养补给品了。因此,运动营养的市场也日趋广阔。
01
政策利好集聚运动营养产业能量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十三五规划,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正式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计划》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计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性的制度这一新的定位意义重大,这也意味着全民健身事关国本。政策的完善为运动营养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02
运动营养新产业,大健康时代的价值洼地
随着国民对健康的诉求不断提高,民众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快速提升。在推崇“大健康”的环境下,我国的保健品行业消费规模逐年扩大。从欧睿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从2015-2020年,我国的保健品的销售额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更是呈现了“报复性消费”的增长,达到1984亿元,同比增长11.52%。
2015-2020年中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变化情况(单位:亿元,%)2020年初,一场YQ打乱了所有人对新年的期许。宅在家里的大多数人开始重新审视自我的身体状态,尤其是当大流行病与“自身免疫力”的强弱有关时,绝大部分的人都开始加入运动健身这个群体。运动健身正在成为健康生活的新标配,闲暇跑步、撸铁健身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锻炼方式。根据陌陌发布的《2020网民健身报告》,61%的网民每周运动健身超过3次,仅有12%的网民几乎不运动。
中国网民每周运动情况(单位:%)过去,运动营养产品的目标人群主要受年轻、健康男性主导,满足他们实现“更大、更快、更强”的目标。健身房、健身班的数量激增,证明了运动健身越来越主流,甚至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现在对于范围更广、每天都很活跃的大众群体来说,运动营养食品还意味着精神恢复和能量补充的来源,因此被更多的新消费群体所接受。
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发展总体趋势随着中国健身人数及健身房数量大幅增加,运动营养市场在中国将迅速增长。消费者对于健身健康需求的增长,催生了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息息相关的运动营养食品是其中重要的品类,大众的健身与运动补给品的意识开始逐渐增加。欧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运动营养市场规模达到26.85亿元;根据欧睿国际预测,到2024年,中国的运动营养市场可能成长到73亿人民币,销售额增速也有望超过欧美市场。
2019-2024年中国运动营养市场规模变化情况预测(单位:亿元)从消费数据来看,健身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运动营养市场也将激起了新一轮风暴。
03
优质原料给运动营养产品带来更多亮点
健康成分和功能诉求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关键因素。蚕豆蛋白、藻蓝蛋白、益生菌、Omega-3、多酚、番茄红素、辅酶Q10、维生素、酵母β-葡聚糖、姜黄素、L-左旋肉碱、红景天、大麻CBD、虾青素等原料对改善脑部功能、心肺功能、肌肉组织、骨骼和关节健康、肠胃健康等具有显著作用,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运动营养原料。
BCAAs
BCAAs(支链氨基酸),是三种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统称。它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也是支持肌肉的必需品,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营养、功能饮料等领域。
法国奥尔良大区奥尔良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BCAAs在长时间的航海比赛中能够明显改善运动员的疲劳状态,维持自身皮质醇水平;另一项在非运动员90分钟自行车比赛的双盲实验中,BCAAs可抑制乳酸脱氢酶生成,对乳酸生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身体疲劳感,加速运动后恢复。
CLA
CLA(共轭亚油酸)是人体不可缺少又无法合成的脂肪酸之一,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它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牛羊肉和奶制品。动物和人群试验均证实CLA 具有减少身体脂肪,增加瘦体重,降低腰臀比的作用。结合CLA 分布,其减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由于CLA 优先分布在内脏脂肪组织上,能够有效针对内脏脂肪;除脂肪组织外,CLA 还主要分布在骨骼肌上,所以在减脂的过程中CLA 能够预防肌蛋白分解。因此CLA 的减脂不会引起基础代谢降低,这是避免反弹的重要基础。
在运动人群中测试,CLA在减脂塑形上的表现也是非常显著的。针对20名BMI小于25kg/m2健康运动人群(每周健身3次,每次90分钟)的研究表明,每天三次随餐服用1.8gCLA,与对照组相比,CLA组在补充CLA后4、8、12周体脂均显著降低(p<0.01)。另一项针对76名有力量训练习惯的人群(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的研究表明,通过连续7周服用3.5gCLA,CLA组增加瘦体重1.4kg(p<0.05),体脂量减少0.8kg(P<0.05)。由此可见,共轭亚油酸可以有效的帮助健身人群提高肌肉耐力和增加瘦体重。
HMB
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也是国际市场上为流行的运动营养补剂之一。2011年,HMB在我国正式获批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2011年第1号公告),使用范围为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国外大量文献报道,运动人群使用HMB可促进肌肉体积增长和提高力量,还可燃烧脂肪、增长耐力。此外,在一项对长跑运动员的对照实验中发现,HMB组运动员腿部力量维持或提高,而对照组运动员腿部力量下降,表明HMB可减少耐力训练所导致的肌肉酸痛和(或)损伤的数量。
L-左旋肉碱
L-左旋肉碱在运动营养领域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中的氨基酸衍生物,L-左旋肉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脂肪转化成能量。同时,L-左旋肉碱还可以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氧化利用,改变线粒体内呼吸酶的活性,进而提高机体有氧氧化的能力,增加人体耐力、提高运动表现。
2011年,《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补充L-左旋肉碱配合摄入碳水化合物,6个月后肌肉肉碱含量增加了21%。研究进一步表明,肉碱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强运动时的肌肉代谢。
肌酸
肌酸是体内天然存在的物质,内源性肌酸在肝脏和肾脏由精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合成。外源性肌酸可从食物的肉和内脏中获得。肌酸以磷酸肌酸的形式存储在肌肉中。磷酸肌酸向ADP提供高能磷酸键,形成ATP,为骨骼肌收缩提供能量。研究显示,补充肌酸,对短时间(小于30s)、间歇性、高强度、抗阻性运动有增力作用。肌酸的增力机制包括:增加骨骼肌磷酸肌酸储存和磷酸肌酸再合成,减 少肌肉损伤,减小对无氧糖酵解的依赖,降低乳酸产生。
荟萃分析(Meta分析)显示,口服肌酸与抗阻力训练同时进行,可使老年增肌和增力的提高更为明显。研究建议在正常膳食情况下,每天可以补充5g肌酸,同时配合抗阻力训练。因为补充肌酸可以增肌增力,对于耐力性运动也有益处。肌酸除了在增肌增力方面的作用外,对认知和心理活动、骨健康、神经肌肉功能和肌肉骨骼损伤修复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肌酸一直是经典的增肌增力方面的运动营养食品成分。
蛋白质
蛋白质是运动营养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核心的营养成分之一。像乳清蛋白这样的传统营养素,符合生酮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而以植物来源的蛋白,如豌豆、大豆等,则吸引了弹性素食和纯素食的新运动营养领域的消费者。对于运动员和运动量大的人而言蛋白质尤其重要,合理的蛋白质补充可以促进运动恢复、提高运动表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摄入蛋白质65g,成年女性的标准是55g,而对于平时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则需要补充更多的蛋白质。根据国际运动营养协会的观点,大多数运动员应至少摄入约1.4-2.0g/kg/天的蛋白质,以优化运动训练的适应性。
益生菌
众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在运动营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特定的益生菌补充剂可以缓解运动所致的肌肉炎症,减少肌肉的降解,缓解因运动所致的人体机能下降。美国德克萨斯季度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这项试验中,研究者总共征集了16名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服用一粒胶囊,其中含有50亿B.breve BR03和嗜热链球菌FP4活性细胞,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志愿者被要求进行为期21天的肘部屈肌肌肉损伤训练。实验中,研究者测试了志愿者的肘部屈肌情况和炎症因子。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不仅可以缓解炎症,而且可以改善运动所致的炎症反应,缓解因运动所致的人体机能下降。由此可见,特定的益生菌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的体能恢复。
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籽多酚、石榴多酚)
《营养》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前使用富含多酚的补充剂可使有氧运动的总体能力提高5%,大峰值力量增强3.7%。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多酚发挥着两个方面,首先是抗氧化性,消除运动带来的氧化压力;第二是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增强对血管和肌肉的保护。研究表明,天然来源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籽多酚、石榴多酚等)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能够改善与极限代谢有关的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路径。
酸樱桃
一直以来,酸樱桃汁在运动者和运动爱好者中作为恢复饮料而享誉盛名。不少研究提出,酸樱桃汁能缓解跑步后的肌肉酸痛,延长运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促进跑步者的肌肉恢复。
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摄入480毫克的蒙特莫伦酸樱桃果皮粉持续10天,可以降低对抗训练中人体肌肉的代谢分解指标。另外一项研究还发现,把酸樱桃果干当作零食,在运动后食用对于肌肉拉伤、酸痛以及身体的炎症,有显著的减轻效果。《美国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进行耐力运动前补充任何浓度的酸樱桃汁或粉状形式的樱桃浓缩物,可显著改善人体的耐力运动表现,进一步提升了酸樱桃在运动饮料和运动营养市场的潜力。
接骨木莓
欧洲接骨木莓不仅仅在抗流感病毒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对运动营养也有一定的助益。2017年英国德比大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发现:接骨木莓提取物能显著增加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转化为一氧化氮,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一氧化氮的生理活性表现主要有:放松胃部肌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流等。
同时,接骨木莓本身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在运动时,会有益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降低心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从而显著提升运动表现力。
姜黄素
姜黄,又叫郁金,是一种具有浓郁泥土味的香料,经常出现在咖喱和其他印度菜中。从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炎补剂,各种临床研究发现,姜黄提取物在减轻炎症和关节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后的炎症反应和关节疼痛。
人体中的棕色脂肪是一种可以帮助燃脂的脂肪,可以产生更多热量,加速代谢。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姜黄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体内白色脂肪转化成棕色脂肪,加速燃脂。
白芸豆提取物
白芸豆提取物(White Kidney Bean extract/ Phaseolus Vulgaris),也称为α-淀粉酶抑制剂,是一种存在于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阻断剂,尤其富含于白芸豆中。
通过大量的研究与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从白芸豆中提取的成分具有抑制该α-淀粉酶的功能,进而也“减缓”了淀粉的消化,再结合以合理饮食和锻炼计划,就能实现控制体重的效果。德国一项研究也表明:73.5%参与者在不受饮食控制环境里,仅通过白芸豆提取物可有效控制体重。
CBD
在诸多有助运动营养的原料中,CBD无疑是欧美市场的新宠;自2018年美国农业法案将工业大麻合法化以来,运动饮料作为新兴品类也开始加入大麻二酚(CBD),为众多运动员、运动业余爱好者等提供身体和心理的益处。
虽然,市场上有关于CBD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政策的不确定性、公众认知度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及行业标准、相关科学研究匮乏、企业夸大宣传等,但CBD在运动领域依旧受到青睐,尤其是CBD具有消炎和止痛的特性,在帮助肌肉恢复、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抗炎症方面有着重要。未来,可能成为新一轮运动配方产品中的主要原料。
小结
现在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大家都有了运动健身的意识,与此同时受到YQ的影响,人们更加意识到了运动健身的重要性,还有的人YQ期间在家通过互联网学习如何健身运动,也慢慢养成了运动的习惯,种种原因都加速了人们进入健身运动等健康领域的速度。2021年中国运动营养从竞技体育等专业领域逐步走向大众将成为行业新趋势。
当行业走向更加开放的市场后,未来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细分,无论是针对专业的运动员人群,还是热爱运动和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具有效性、功能性、方便性的产品才会更具竞争优势。 而运动营养食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我国已经从研发创新到法规建立到生产和市场监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管理系统。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国民运动营养健康理念的提升,公众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运动营养食品的产业发展和市场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