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母婴营养食品的冬天 呼唤专业时代的来临!

2020-05-18 来源:母婴营养品评论

  “消费者手里没钱了,对于营养食品这种算不上刚需的产品,处在收缩的状态。”前两天,有位渠道朋友对木帛说,疫情之后营养食品出现了短暂的回落。

  这一现象,在终端的直接体现就是打折、活动,品牌和渠道都展开了强势的竞赛,以“价格战”为主的争抢客流,还有的甚至把营养食品作为买奶粉的赠品礼物。

  就像孕味妈咪购王春莲在中童直播间中所分享的,现在是夺路逃命的时候,各路踩踏、乱价现象很普遍,就看谁能坚守住。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坚守住。

  “我们想做的是,帮助渠道打造专业的团队,建立营养食品品类的专业度,但还是被低价打败了,心痛。”某营养食品品牌A负责人告诉木帛。

  原来,在这个门店里,除了A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品牌B,正在做低价促销活动,B品牌在当地做了多年,消费者有一定的认知,但其本身没什么服务,给导购高额提成狂推,让A这样的品牌很难受。

  “无底线活动”让市场变得混乱,“良币挤压良币”,让品牌彼此和珍惜品牌的代理商,十分难受。

  注意,这里是“良币挤压良币”,为什么?

  一般来说,市场上短线套利,无论做多大规模,如果不遵守高品质、高要求,我们都称之为“劣币”品牌。在平时,靠着大力度活动、激励导购高提成,快速回笼,迅速转到下一场。这类品牌几乎没有品牌积淀。

  现在这特殊时期消费者荷包紧张,会去评价和考量,用有限的财力尽可能满足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的劣质品牌,即使做了活动,如果产品不够,平时教育不够,消费者也不会主动买单。

  能在这个时候做低价且能够有一定影响力的,不会是“劣币”,而是水平相差不是很多的“良币”。这个时候还能让人心动,是因为有“品牌溢价”,打折更带来价值,劣币没有,良币有。

  没能守住品牌价格的良币,挤压水平差不多的良币,夺对方的路,换自己的生存。这是生死较量。

  但是,品牌要做低价,渠道就同意吗?

  “这个时候的渠道,还有点儿欣然接受。”

  山东一个代理商告诉木帛,“对门店来说,你跟他说再多也没用,先还是考虑利润问题,店员也是一样,只要店员奖励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人之常情,她们身上背负着指标压力,以及憧憬着现金红包的吸引力。”

  “客户现在比较难搞,又想要专业优质的服务,又要求营养食品低供货价,这是比较头疼的,”江苏某代理商说。

  活下去,是当下这个市场的主题,其他都可以放一放。

  “郴州事件“雪上加霜。

  这两天,有渠道朋友告诉木帛,“郴州事件之后,有消费者来门店里面退货固体饮料。”

  木帛继续做调研,得到些自信的反馈是:影响不大、没什么影响。

  “母婴店不会因为一个店没做好,所有店就会受影响。”火苗咨询唐斌说。同样,营养食品行业不会因为这一个事件,就釜底抽薪。

  不过,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应背后体现的差别,就是平时的专业积淀——这是付出了真金白银的市场教育换来的,而不是价格打出来的。

  继续做无底线的低价,未来“品牌溢价”会也来越没有价值。不做低价,当下又会很难受,眼看着市场被暂时挤压。

  何解?

围观点赞

母婴营养食品的冬天 呼唤专业时代的来临!
“消费者手里没钱了,对于营养食品这种算不上刚需的产品,处在收缩的状态。“前两天,有位渠道朋友对木帛说,疫...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