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防蚊是照顾宝宝们的的重要环节,虽已如今公共卫生已经有显著提升,但是夏季悄然来临,妈妈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而在选择防蚊产品的时候,大家难免会受到诸多广告词的干扰,各种“”、“无刺激”,而他们真的安全吗?作为商家,又应该如何把握夏季防蚊产品消费的高峰呢?
早在2018年,上海市消保委就对一些宣传具有防蚊的产品开展了调查,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购买了销量靠前的21件防蚊液产品,涵盖了大量市面上常见的主流品牌,价格在11.9元至135元不等,而调查结果是:没有农药登记证、没有有效驱蚊时间检测报告、用“适用婴儿孕妇”作为营销噱头,成了驱蚊产品市场的几大乱象。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传统防蚊液产品的原理其实是农药产品,里面含有驱蚊脂和避蚊胺等,这种化学成分是农药,因此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许可证。
虽然曾经存在市场乱象,但是今年婴童防蚊毫无疑问会迎来一个机会,随着今年全国性的卫生安全知识普及,大家对空气质量、疾病传播等卫生安全常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妈妈们对宝宝的保护逐渐加强,选择逐渐扩大,将会加大防蚊市场的增长,头部品牌将会保持优势,而广大的中小防蚊品牌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机会,并逐渐向下渗透,传统的实体线下经销受到阻力,线上平台的推广也将会成就更多的中小防蚊企业,中婴网将会和更多的婴童品牌一起,对抗疫情,寻找机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