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合适防感冒
因为宝宝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在给小宝宝洗澡时要防感冒。给宝宝准备洗澡水的温度要适宜,好控制在40℃~42℃之间,同时环境温度以26~28℃为宜。另外,即使是温度较高的夏季,在给宝宝洗完澡后,也要立即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擦干宝宝身上的水珠,及时为宝宝穿上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今日推荐
惠氏洗脸洗发沐浴露(幼儿型),温和清洁肌肤的同时,更能滋润宝宝肌肤,让宝宝沐浴后肌肤清新舒爽。
2、身体不适防感染
宝宝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因为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暂时留有肉眼难见的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感染。另外,当宝宝发生皮肤损害如脓疱疮、外伤等时不宜洗澡。因为皮肤损害的局部会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感染。宝宝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时也不宜马上洗澡,因为难免在洗澡过程中搬动宝宝时加剧呕吐,不留心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等。
3、充足准备防烫伤
给宝贝放洗澡水时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以防宝宝在旁边玩耍时不小心被烫伤。在洗澡的过程中,也尽量把热水瓶放在宝宝不能碰到的地方,以免不小心打翻水瓶烫伤宝宝。同时,在给宝宝洗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些热水,以保持水温,防止宝宝受凉感冒。
4、太饱时不洗澡防伤胃
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因为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其次由于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