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走访传统门店,还是新兴门店,无论是传统代理,还是新兴代理,母婴人普遍关注痛点就是:人。
分为几个层面。
,品牌的人流动大,沟通成本高。
今年不少品牌的团队变动大,人员流动性强,很多原来服务代理和门店的厂家人员变动,带来了沟通不顺畅问题,增加了沟通成本。
尤其是营养食品 ,需要专业的服务和细致的交流,一换人,原来的策略和风格变化,以及承诺很难兑现,无形中带来了影响。
你会发现,那些厂商合作密切,销量稳定的品牌,基本都是团队稳定,客情好的品牌,好的团队风格是品牌做大做强的底气。
第二,门店店员的专业度不高,无法适应新生代消费者。
在消费者比店员还专业的前提下,门店店员必须提升专业度,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为此老板给门店设置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
无奈,门店的员工都是“元老”级别的骨干,年龄偏大,接受新鲜事物慢,学习知识的能力弱,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成本培训,效果差。
“也许培训之前,营养食品能卖2000元,培训完之后卖3000元,但这远远是不够的,可能都无法覆盖门店投入的成本。”
第三,“青黄不接”,年轻员工启用难度大。
门店需要用90后消费者的思维来服务他们,需要年轻态,任用年轻人来服务年轻人。
但是年轻员工却又很难被招聘进来,不是门槛高,而是心理门槛低,认知度不高,年轻的90后、95后不愿意做母婴,瞧不上这个职业,即使入职,不久也就离开了。
因为年轻人,尤其是90后、95后是在物资充盈时代下长大,生活富足,你可以说他们“吃不了苦”,懒系星人,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他们闪送的时间是不是也可以开新单呢?能花能挣。
这些都是70、80后母婴店老板所不理解的,还会一味说教90后95后员工。所以留不住年轻员工,和老板也有很大关系。
营养食品以及整个母婴品类,是非常需要专业度的,而专业的载体就是人,人和团队的基础不牢,门店的生意地动山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