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母婴市场上,正有一种母婴零售新玩法在悄然生长——母婴产品进药店渠道。
作为山东本土的头部药店连锁,据CBME洞察了解,“某连锁药店”已在全省近千家门店中设立母婴专区,平均每家门店配备4-5节专属货架,涵盖奶粉、零辅食、营养品、纸尿裤及母婴用品等核心品类。2025年该药店计划将母婴专区扩展至2000家门店。
(*该药店母婴专区)
据CBME洞察了解,2024年下半年该连锁药店母婴板块的业务已经做到了过千万的销售额,今年的目标是过亿。
放眼全球来看,这种药店与母婴结合的业态也已经有诸多选手在探索。
比如日本的药妆店,是涵盖“药品+美妆+食品+母婴”等的复合业态;中国台湾的大树医药,也是集处方、妇幼、银发等集合的复合业态。
此外,也是在山东市场,今年2月一家以繁体字书写的“大树漱玉”在济南开业,且门头附有小字“孕婴健康选货店”,被证实是由山东漱玉平民大药房与台湾大树药局合作的复合式药房,除OTC药品外,还有健康类生活用品、奶粉、孕婴用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等多元化产品在售。
事实上对于母婴行业来说,渠道分化正在加剧,除了传统的母婴渠道之外,商超、药店等渠道,都已经进入主流视野。
在业内从业者分析看来,相对于传统的母婴渠道,药店具备几个明显的优势:
1
利润率有保障,现金流周转效率更高;
2
可通过医保消费数据透视家庭健康需求(如儿童过敏史、营养品复购周期等);
3
连锁化程度高,且分布广泛,母婴店闭店空出的消费圈可快速填补;
4
店员具备职业药师和医师证,客户信任度、决策转化率高。
虽然优势不少,但作为一个新兴渠道,目前药店与母婴结合的玩法,同样存在一定的攻坚壁垒:很多品牌仍持观望态度,大品牌目前还不了解或不看好这个业态,渠道议价权薄弱。
可以预判,在未来几年内,母婴与药店结合的玩法,将在山东乃至全国得到广泛探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