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盼望已久的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落地了!
方案核心内容是:从2025年1月1日起,3周岁以下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的现金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全国性民生政策,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政策一出,相关产业的股市沸腾了,奶粉圈也沸腾了!大家都在讨论:
每年每孩3600元的补贴,能不能起到刺激生育率提升的目的?
如果作用不明显,还会不会有其它政策出台?
个别地方政府的政策补贴高于国家补贴标准,会不会地方政府取消或缩减?
7月3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新出的育儿补贴制度,以及涉及到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领域的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政策对覆盖一孩的重要性,以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从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的趋势。
01
政策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
地方补贴和国家补贴要做好衔接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女士介绍称,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的三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三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度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前出生的3周岁下的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份折算计发补贴,直至年满三周岁。
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进行申请。
育儿补贴的不分城乡、民族、区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措施。
乳业圈了解到,近两年来,多地地方政府不断探索适合当地人口发展情况的政策,其中多地政策同样也包含不同标准的现金补贴。
那么,在育儿补贴方面,如何让地方政策和国家政策衔接,更好地发挥政策对生育率提升的作用?这是当下大家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对此,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女士表示:
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的,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照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
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的制度有序衔接,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02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强调“一孩”重要性
在此次国新办解读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时,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官方特别强调了政策覆盖一孩的重要性。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一孩。因此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能够全面惠及育儿家庭;
第二,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特别需要支持的关键阶段,给一孩发放育儿补贴,有利于家庭的再生育。
对此,乳业圈大大点赞!先不说当前的补贴政策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至少我们在政策的出发点和方向上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因为,要真正促进我国生育率的基本盘,就要去关注到那些“一孩”家庭的核心诉求。
乳业圈留意到,从2021年5月份我国开放三孩政策,再到近两年来各地政府花样百出、不断升级的补贴政策来看,大家都把重点放在了对“三孩”的补贴上——
从推出生育补贴政策的各地政府网站和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对比来看,各地方政府采取的生育补贴政策均为“阶梯式”补贴,即从一孩到三孩生育补贴金额递增,且差距极大,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生育补贴政策只针对二孩、三孩,并未有针对一孩家庭的生育补贴。
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强调覆盖一孩,一方面从政策上与地方政策大多数侧重二孩、三孩补贴形成互补,另一方面代表着政策的方向从根本上抓住了生育率基本盘的核心群体。
乳业圈留意到,有不少网友评论,担心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强调一孩的全面覆盖重要性,会不会影响到地方政策对二孩、三孩补贴。
结合国家卫健委解读来看,从国家层面的政策上讲,育儿补贴注重广覆盖、公平性,不论是一孩、二孩、三孩,都可以享受补贴。也就是说,虽然强调一孩补贴的重要性,也并不影响地方政府推出的二孩、三孩补贴申领,但是各地方政府需要考虑地方政策和国家政策的衔接性,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和备案之后,继续执行。
03
多管齐下助力人生育意愿
积极应对人口减量新趋势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我国总体上已经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特征比较明显。
这说明,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已经明确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人口负增长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我国当前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为了适应人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的负担。
对此,国新办在答记者问时,也介绍了国家近年来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生育配套措施的进展。
据财政部、全国工会、医保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人口全生命周期,从生育、养育、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措施。
在经济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群众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纳入专项附加税予以扣除,并将扣除的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医疗费用的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在时间支持方面: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地普遍延长产假到158天及以上,均设立了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设立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在托育服务方面:加大普惠托育的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形式的托育服务。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
在教育方面: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帮助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不少地方出台实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的问题。
在住房方面:各地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帮助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地方提高了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等。
在强化女职工生育相关权益维护、破解带娃难等问题方面:提高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实现了从10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等。
可以说,政策的制定能不能从根本问题出发、能不能更加全面地看到主要生育群体的难点、能不能高效踏实落地等,对于我国生育率提升来讲都是 至关重要的。
王海东表示,人口是一个慢变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育儿补贴制度在内的生育支持的政策措施的作用也需要长期的观察,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全面评估。
生育率关乎国家人口战略,也关乎奶粉行业、母婴渠道的发展。
乳业圈留意到,国家育儿补贴政策一出,刺激乳业股集体大涨!7月29日,贝因美、阳光乳业涨停,骑士乳业上涨23.38%,健合集团、西部牧业涨超10%等。
从趋势的角度来看,未来中国人口仍不排除新出生人口下降的可能性,每一位奶粉人、母婴人,都希望政策的出台能够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负增长,甚至于能够起到刺激人口的正向增长。
从今天政策解读来看,如果我们当前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很好的刺激生育率,那么长期来讲国家也会深入观察,推出其他配套政策,而政策的推出对于生育率基本盘的促进也将反向刺激行业的回暖。
我们相信,为了民族的发展,中国人民一定有智慧、有能力、有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生育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