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半时间已过,大多数企业全年的业绩已经基本定型。从前三季度来看,由于成本增加、消费疲软,增长乏力等原因,企业之间的业绩正在快速分化,具有清晰发展战略、坚持塑造品牌的企业仍能取得不错的业绩增长,而无法找到战略增长点的企业则愈发生存艰难。
三季度进入消费淡季,奶价持续下跌,已达到年内最低谷。上游畜牧业继续洗牌,越来越多中小牧场退出,全国牛奶产量仍保持较大幅度增长。随着一些传统节日的到来,四季度乳品消费和奶价均有望企稳。
全国牛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量
均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牛奶产量为1794万吨,同比增长7.5%;1—8月乳制品产量为2008.9万吨,同比增长3.6%。
虽然牛奶产量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但乳制品加工量增速仅有3.6%,这反映出消费端明显疲软,有大量的原奶无法及时消化而不得不喷粉储存。
去年以来持续至今的价格战依旧是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市场终端打折促销现象此起彼伏。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牧企生产的原奶出现过剩。
生鲜乳收购价触及年内低点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鲜活农产品)》数据,三季度生鲜乳收购价格在下降通道进一步回落,三季度已经触及年内低点。就下半年奶价来看,随着市场进入消费旺季,四季度奶价有望企稳。
奶价下跌对中小型牧业公司造成极大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小牧场面临亏损压力。与此同时,国内大型牧场仍未停止逆势扩张的步伐。奶价下跌周期也正是牧业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未来在上游供应端的集中度将越来越向大企业集中。
乳制品进口持续量价齐跌
海关数据显示,1—8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201.8万吨,同比减少11.8%,进口额为88.09亿美元,同比下降8.3%。其中,进口干乳制品147.66万吨,同比减少7.8%,进口额为77.33亿美元,同比下降9.1%;进口液态奶54.15万吨,同比减少21.1%,进口额为10.76亿美元,同比下降1.9%。从主要品类来看,大包粉、炼乳和液态奶进口量大减,降幅均超20%,婴配粉、奶油降幅在10%以内,乳清粉和奶酪产品逆势大增,增幅近20%。
其中,在当前国内奶源过剩的情况下,原本作为原奶不足时重要补充的大包粉,进口量下滑明显,这也带动整个进口乳制品的规模大幅下滑。同时,在国内液态奶价格战严重的背景下,进口液态奶在国内的销量也大受影响,出现大幅下滑。尽管如此,作为原辅料的乳清粉和奶酪产品,仍然保持较高的进口增长速度,这也反映食品产业仍在不断升级进步。
三分之一上市乳企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从上市乳企业绩来看,今年上半年,尽管有超过1/3的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乏力。
一是乳业巨头增速明显放缓。在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市场集中度将继续向大企业集中。
二是上游牧业上市公司利润大幅下滑。自去年以来,奶价随着国内奶源过剩而逐渐走低,上游牧业公司的利润大受影响。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原生态牧业等牧业上市公司虽然上半年利润大受影响,但营收反而依旧增长良好。这反映出,经过近年牧场的建设高潮,上游牧业行业也在向大型企业集中,中小牧场逐渐受到挤压而退出,未来当奶价进入上升周期,这些大型牧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重新得以释放。
三是中小规模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如新希望通过坚持“鲜立方战略”,取得了营收和利润的两位数增长;皇氏集团、天润乳业等通过打造特色产品,不断开拓市场边界,也取得大幅增长;华南地区优秀乳企代表,燕塘乳业继续稳扎稳打,并提出2023年50亿元的目标。而更多的传统区域乳企则基本维持现状,在当前行业内卷严重的背景下,受业绩压力影响,这些企业投入减少,市场热度降低,缺少战略性的突破点,未来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境地。
四是其他乳品类别的企业增减各不相同。飞鹤、澳优等奶粉类企业,受到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影响,利润大幅下滑;奶酪企业妙可蓝多受困于奶酪棒品类竞争激烈,以及尚未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和利润均大幅下滑;熊猫乳业等特色To B类企业则在炼乳等核心赛道取得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增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