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讯(记者 王婷 通讯员 许凤鸣)说起零食,脑海里是不是浮现了酸甜咸辣、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零食;儿时有没有听过父母的唠叨:“不要吃零食,这些都是垃圾食品!”零食真的都是垃圾食品吗?零食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推手”还是“黑手”?
2020年颁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中指出,零食是指正餐以外,用于补充(或平衡营养)的食品;次提出了“儿童零食”,区别于普通零食,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并提出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射照处理的原料、少盐少糖少油等。
那么,要“合理选择零食”,那么如何选择零食呢?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扇形图将日常零食分为9种类别,每种类型的零食根据其健康程度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量食用”,并分别用绿、黄、橙色标注出来。
通常在食品包装上有营养标签,通过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能量”、“低糖”、“低脂”、“低盐”的零食。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1)低能量:能量小于等于170千焦(KJ)/100克(g);(2)低糖:碳水化合物或者糖小于等于5克(g)/100克(g);(3)低脂:脂肪小于等于3克(g)/100克(g);(4)低盐:钠小于等于120毫克(mg)/100克(g)。
另外,还有一个NRV%,这是什么意思呢?NRV%(营养素参考值%),指全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即每单位食品中(100g或100ml或1份食物)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占“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下图所示的营养标签是一种高能量、高糖和高脂食物,但是属于低盐食物;脂肪NRV%是58%,假如吃了100g的份量,那么就等于吃了全天所需的脂肪量的58%。
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的,但过量或不健康的零食又会是成年的悔恨。所以,要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各位家长和孩子要学会看营养标签信息,会挑会选才是关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