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幼儿日用品网络零售额为288.8亿元,同比下降0.1%,两年平均增速6.3%。网络零售量为6亿件,同比增长了8.2%,两年平均增速为16%。近几年连续出台的二胎、三胎政策依然难以刺激幼儿用品市场的增长,说明人们整体生育意愿依然偏低,持续偏低的生育率是无法带动幼儿日用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
尿裤湿巾消耗量大,零售量增长超10%
从三大类幼儿日用品的上半年表现来看,使用频率的尿裤湿巾无论在零售额还是零售量上都占比,也仅有尿裤湿巾零售额和零售量均实现增长。三大类幼儿日用品的成交均价都有所下降,表明幼儿日用品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在市场增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各品牌也是通过降价等促销方式抢占用户。
国外品牌占优势,部分新晋国产品牌保持快速增长
幼儿日用品市场的0品牌相对较稳定,整体变化不大。其中好奇在上半年实现了38%的同比高增长,市场份额增加了2.11个百分点,超越帮宝适成为行业。0品牌中,外资品牌占据7席,具有优势。作为近两年国内母婴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国内品牌Babycare上半年表现突出,零售额同比增长28%,升至幼儿日用品品牌榜的第三位,其热销产品也是以婴儿尿裤湿巾为主,成为外资品牌在这一品类中的有力竞争者。此外全棉时代、十月结晶等幼儿日用品国内品牌在上半年也都有不错的销售表现,它们也将成为头部外资品牌的有力竞争者。
天猫渠道占12席,天猫超市零售额近30亿元
从幼儿日用品的线上销售渠道来看,天猫占据明显优势,TOP20店铺中,天猫渠道占据12席。TOP20店铺零售额均超过了1.5亿元;其中,“天猫超市”零售额达到29.6亿元,。Babycare的天猫旗舰店排在第二位,零售额达到8亿元。
外资品牌占据畅销单品多数席位
国内品牌还需提升打造爆款的能力
在天猫和京东两大渠道的幼儿日用品的20个畅销单品中,国内品牌的商品只有三款,分别来自Babycare、德佑和全棉时代,剩下被外资品牌好奇、帮宝适、花王等瓜分。国内品牌在拳头产品上与外资头部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品牌在创新、拓展产品线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优势产品的推广和提升,通过打造一些爆款商品来一方面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带动品牌整体销量的提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