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三个月左右学会抬头,六个月左右睡觉就能翻身,八个月左右就能乱爬,然后在十一二个月的时候蹒跚学步。
当然,每个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月龄的宝宝,也会出现有的宝宝已经能迈出步子,而有的宝宝却还只会爬。
如果家里的宝宝还只是处于会爬的月龄,宝妈们也不用太羡慕或是着急让宝宝学走路,因为“爬"对宝宝来说可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
宝宝爬行为什么重要?
•爬行为宝宝学走路打好基础。
宝宝在爬行中,手臂和腿都在运动,尤其是需要腿部发力,这就能锻炼腿部肌肉,让宝宝在学走路的时候,腿部肌肉力量足以承担身体重量。
•爬行也能让宝宝强身健体。
宝宝爬行的时候,不只是手臂和腿在运动,腹部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在参与运动,这就会充分的消耗宝宝体力,宝宝自然就会吃得多,身体发育自然会更好,同时,宝宝同身血液也会加速循环,从而促进宝宝快速成长。
•爬行也能促进感官发育。
宝宝是直接用手、脚接触地面爬行的,这就增加宝宝触觉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而且,在爬行过程中,宝宝的眼睛需要找寻方向,这也是对宝宝视力的锻炼。所以说,爬行能很好的增强宝宝的感官,让宝宝手、脚和眼睛的协调性变强。
•爬行会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宝宝在爬行时,不仅肢体要动,眼睛也要看,耳朵也要听,还要保持身体平衡,这一系列的动作,都需要宝宝的大脑支配,而这样不断的"刺激",会让宝宝的大脑越来越活跃,脑部发育自然越来越好。
•爬行能提高宝宝的探究意识。
宝宝的好奇心比我们成年人多得多,看见的每个东西,他们都特别想拿来仔细"观摩",而爬行是他们能得到事物的基本的途径
宝宝爬的越广,那就说明宝宝的好奇心很强,自我主动探究意识也很强。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因为此时的宝宝好奇心强,宝妈们一定要记得将危险品远离宝宝,特别是要注意电插孔。
宝宝会爬,对以后的成长是有利无害的,所以宝妈要多陪伴孩子爬行,积极鼓励孩子,并引导好孩子爬行。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宝宝爬行?
■多趴趴,打好基础再爬行
宝宝的每个技能都需要前期动作的支持,就比如爬行是走路的基础,爬行的基础是宝宝学会趴。并且能趴很久。
让宝宝多练习趴的动作,是为了锻炼他的颈部、背部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好让宝宝趴的久一点,也能爬行的久一点。
等宝宝适应了趴的动作,那学会爬行,爬行很长时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爸妈可以助宝宝一臂之力
在开始去尝试爬行的时候,可能宝宝并不会"发力",这个时候,爸妈可以用手托着宝宝的脚,让宝宝蹬着向前,培养宝宝下肢发力的意识。
或者,爸妈扶着宝宝,帮宝宝挪动位置,在挪动的同时,宝宝会下意识的将上身抬起,腿部力量和手掌力量也会一同用力。
这样的训练反复进行,宝宝就会掌握基本的爬行技巧,那时候爸妈就不用再帮助宝宝了。
■充分利用好奇心
爸妈拿玩具在宝宝前面"诱惑"宝宝,吸引宝宝注意力,或者在宝宝爬行的空间设置"障碍物”,鼓励宝宝摆脱障碍物的干扰,再或者爸妈与宝宝做一些爬行小活动,这些都能很好的帮助宝宝锻炼爬行,让宝宝喜欢爬行,宝宝也能更好的成长。
宝宝的成长,是急不得,认真对待宝宝每一步的成长,把每一个基础都打好,那宝宝的成长一定是稳步健康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双免卫士施百利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