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艾滋病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称艾滋病)是一个术语,指艾滋病毒感染的后阶段。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毒相关的任一种肿瘤,即可定义为艾滋病。
艾滋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艾滋病毒可通过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交(阴道交或肛交)和口交;输入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手术器械或其他锐器等途径传播。还可由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艾滋病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1、同室工作、学习、生活
2、共同进餐
3、日常生活接触
4、汗液、泪液、唾液、尿液
5、蚊子叮咬
艾滋病如何预防?
1、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2、避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4、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经性途径传播;
5、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艾滋病离我们很近,可能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随时可能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艾滋病也可以离我们很远,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生活的质量、卫生,以及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避免接触感染艾滋病的途径。而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需要多一份理解与和关怀,少一分歧视和冷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营养新“液”态,成长更轻松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