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愈演愈烈时,国家卫健委相继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试行第六版和试行第七版。经过治疗,这几天的好消息也越来越多,多地病患清零,多日无新增,中医在疫情期间也起到了作用。
中医在疫情期间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中简短提到中医治疗,根据症候,辨证实施治疗。
在1月22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又细化了其中的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临床表现、治法和推荐处方。方案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而后发布的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和第六版中对治疗方案和用药虽有修订,但中医治疗并无删减。
关于试行第六版,总结分析了全国各地中医诊疗方案,梳理筛选各地中医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基础上,对第五版修正版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从临床表现、推荐处方及剂量、服用方法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同时,在方案中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
日前又发布试行第七版,而通知中强调,“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较为正面的态度是推崇传统文化和经过中医有效治疗的人,这些人认为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理论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到现在已经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方面有诸多好处,而中药治疗、针灸拔罐、食补养生等也应用广泛,2018年中医还被世界卫生组织 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较为负面的态度则认为中医落后,而西医是经过科学验证,具有大量临床数据。中医则无疫苗、先进仪器、手术治疗,不能分辨病毒。还有一些人批判的不是中医,而是打着中医旗号夸大宣传非法敛财的人,保健品成为了重灾区。
中医虽然有其糟粕,但不可否认它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治疗此次新冠肺炎期间也起到显著效果。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武汉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这次新冠肺炎救治中,中医药早介入,坚持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
中医话题热度不断升温,关于中医中的药食同源这一部分也受到大家关注。
“西医治病立竿见影,中医是源远流长。
“有些营养食品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需要药食同源辅助一下”
“消费者比较喜欢药食同源的产品”
“药食同源的确是个趋势”
母婴营养食品交流群中大家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医学只应该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都要取其精华。中医概念也不应被乱用,中医保健品也不应成为重灾区。中医当中的药食同源优点很多,但并不是包治百病,有些甚至不适于幼儿食用,维护行业发展还需正确宣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