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国家卫健委新发布了《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同时要求做好防护工作。那么对于儿童和孕产妇来说,我们应该做好哪几点防护工作呢?
既然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那作为儿童和孕产妇应该切实做好哪些防护工作呢?下面,奶粉智库来给大家划重点。
儿童篇
1
避免外出
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将风险降到低。
2
佩戴口罩
儿童确需外出的务必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3
注意卫生
儿童应勤洗手,不乱摸,不揉眼,特别注意卫生情况。
4
提高免疫
儿童需要通过在家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充足睡眠来提高免疫能力。
5
及时就医
儿童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诊,遵从医务人员指导。
孕产妇篇
1
避免外出
孕产妇群体特殊,无特别情况应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将风险降到低。
2
合理饮食
孕产妇要特别注意合理饮食,做好膳食搭配,保证自己和胎儿的营养供给,健康才是此时需要关注的事情。
3
适时运动
孕产妇尽量要在自己身体力行的情况下保证适时的运动,孕妇可在家中由家属搀扶走动,以为日后尽可能顺产做好准备。产妇在可以下地走动时也需要适时运动让自己尽快恢复。
4
用好互联网
孕产妇不便出门,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作用,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在优秀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上(比如奶粉智库)来学习新生儿喂养知识、奶粉知识、孕产前知识等。也可通过网上开设的“网上问诊”、“发热门诊”等服务板块,在线咨询健康问题。
5
保持好心情
孕产妇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所以要始终保持好心情哦。比如奶粉智库的很多会员都在奶粉智库的交流学习群沟通,非常活跃,宝妈们互相鼓励,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心情梳理方式。
后台有许多会员咨询进群的问题,想要进群加入讨论的会员可以搜索微信号sy1592880270为好友,备注说明申请加入奶粉智库微信群,我们的营养师会及时处理消息邀您进群。
6
及时就医,做好防护
孕妇通常情况下,早孕,怀孕以后到28周这个期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间隔4周到医院检查一次。如果从28周到36周之间是间隔2周,36周以后是每周都要进行检查,这是检查的间隔。到医院检查,常规的情况是血压、心率,包括体重、胎心,还有尿常规等等,36周以后每周都要做胎心监护,还要根据不同的孕周,医生会建议她做超声检查等等,这是需要检查的间隔时间和周期。了解这些检查项目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实际上有一些孕妇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的简单监测。
即使是正常的孕妇,没有合并症、没有并发症,在妊娠周数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的问题,所以建议孕妇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尤其是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妇。还有一些高危的孕妇,比如高龄的,有一些合并症的,还是要听从医生建议,严格规律产检。当然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下,如果孕妇都很正常,孕周在早孕期、中孕期,如果没有特殊的问题,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延长到医院的间隔时间。
孕妇自身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到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到医院时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家属陪同,家属也要戴口罩。孕妇在没有洗手的前提下不要去触摸口、眼、鼻等等,如果离开医院时,要尽早清洗双手。
对于疑似和确诊的孕产妇,也不要害怕,应立即到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集中救治。当前,各地也正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定一些具备产科、新生儿科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为孕产妇提供疾病诊治和安全助产服务,来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家属篇
儿童和孕产妇都属于比较特殊需要保护的群体,此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他们的家属。
1
做好防护大后方
家属要加强居室通风,做好室内消毒,创造清洁生活环境,外出回家后洗手更衣再接触儿童。
家属要教会儿童正确洗手方法,督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母亲母乳喂养时要佩戴口罩、洗净手,保持局部卫生。
家属若带宝宝外出,可以带一些含有酒精类的一次性消毒液给宝宝正确进行消毒,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注意手卫生。
家属不要对着宝宝打喷嚏、呼气。如果咳嗽和打喷嚏时,别忘了用纸巾捂住您的口鼻,如果来不及用纸巾捂住口鼻,就用手臂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臂。另外,捂住口鼻的纸巾别忘了丢弃,还有勤洗手。
家属不要给宝宝喂大人饭,尽量在家庭中实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2
以身作则,戴好口罩
家属一定要以身作则,戴好口罩。
对于不愿意戴口罩的孩子,家长要了解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觉得戴的比较憋闷,喘不过气来,不舒服,甚至有的孩子觉得戴口罩害怕、不好看,口罩的带子勒了耳朵,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讲故事或者是讲道理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为什么现阶段我们要戴口罩,如果不戴口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3
给宝宝穿衣应适中
家长千万不能在这个阶段怕宝宝着凉感冒,拼命地给宝宝加衣,反而适得其反。给宝宝的衣着应该是适中的,既不要捂热也不能着凉。
4
关于宝宝疫苗接种
关于家属担心的宝宝疫苗接种的问题,建议家长一定要关注当地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动态,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其实大家都知道,在疫苗接种的问题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是按时接种,这是佳状况。但是的确有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特殊情况导致接种的延迟,您只要及时补种就没有问题。有一些会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其实短时间的、暂时的中断并不会导致之前接种的疫苗都白种,我们只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补种中断的这一剂就可以了。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有一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比如狂犬病疫苗,如果被咬伤了,要求当天一定要去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是不能延迟接种的。
5
呵护好孕产妇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定要照顾好孕产妇的营养、运动、心情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与急需呵护和关怀的特殊群体。
6
自我隔离
家长为密切接触者的家庭,家长需居家隔离的,应当与儿童和家人分开居住。
社会篇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做好儿童和孕产妇的防护工作,罗列部分内容如下:
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并进行指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社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儿童信息,做好健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暂停面对面新生儿访视和儿童健康体检,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在线咨询和指导。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暂停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与儿童相关的集体性活动。要分区域设置普通儿童就诊门诊和发热门诊(诊室)。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当立即转诊到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要做好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托幼机构人员儿童疫情防控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做好发热患儿的筛查、疑似患儿和确诊患儿的处置。要分区域设置普通儿童就诊门诊和发热门诊(诊室)。
托幼机构根据当地政府部署延迟开园。未开园期间,应每日了解教职员 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开园前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做好园区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开园后每天对园区进行日常消毒,开窗通风。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和儿童手卫生措施。
助产机构要结合实际,尽可能为产科门诊及病房设置独立进出通道。要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产检时间。对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孕产妇,指导其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因担忧、恐惧而延误病情。
各地要按照相关要求在有条件的助产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指定综合救治能力强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院,为疑似和确诊孕产妇提供疾病救治和安全助产服务,确保母婴安全。产妇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确诊后未痊愈者,暂停母乳喂养。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控制管理,严防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要强化院内疾病人群与健康人群就诊区域隔离分流,加强妇科、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病室管理,减少家属探视,暂停新生儿病房探视和陪护,切实降低住院患者感染风险。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要对医务人员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对门诊、急诊、检验科等重点岗位医务人员要开展培训效果考核评估,确保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不仅威胁大众健康,更是儿童和孕产妇等易感人群的潜在威胁。奶粉智库特别呼吁孕产妇及其广大家属,此时此刻一定要特别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在当下危急时刻,他们确实非常需要“特别的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68466559@qq.com
长按扫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