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儿童智能穿戴安全标准缺失 是“危”更是“机”

2016-08-18 来源:中婴网
概要“国民小CP”天天和森蝶此前曾代言某儿童电话手表,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也获得了不少关注度,导致通话手表一度成为“儿童节好礼物”。

  电话功能成主打 “的确很方便”,儿童智能设备功能越发多样。

  儿童人身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担忧的大事,近两年电影《亲爱的》、《失孤》更是将这一话题推向了舆论高峰,在这个基础上,能打电话、防走丢的儿童智能手表也逐渐走俏。

  这种手表大多包含通话和定位两大主要功能,辅以语音微聊、儿童社交等。但对于家长来说更看重的是通话,因为即使有定位显示,但是查找过程远不如通话来的直接。

  一位网上订购某品牌儿童手表的家长对特工君表示:“现在社会这么乱,小孩子一个上下学很不安全的。给买个手机吧又怕他们上课时间偷着玩,这个手表也能打电话,还不影响上课,的确很方便。”

  央视为何曝光儿童手表?

  从市场关注度来说,腕部智能硬件产品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但是另一方面,业内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产品指标来衡量合格与否,手表手环产品主打的记步、睡眠监测、心率等功能也缺乏相关的准确性。

  而此次以央视的口吻曝光出儿童智能手表的相关问题,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央视作为国内关注度高的媒体,有责任对相关产业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关注;其二,从市场角度来说,站在风口的智能可穿戴产品也需要找一个发声的渠道,央视此举可能暗中表明有意接受相关合作。

  谨慎看待辐射问题

  说实话,央视只选3个手表来做测试似乎样本有点少,但是也足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国内的可通话手表多以中小团队为主,受制于资金和经验的限制,他们的产品从设计、零部件采购、产品组装、算法、云服务平台等大多是依靠外部力量来实现,这就导致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大家都知道手机通话是通过与基站的实时交互来实现的,而在体积更小的手表上,这种交互的力度可能需要调节到更大才可以保持通话的清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手机有辐射,但是也挡不住全国手机用户逼近13亿大关,同理手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将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解决。我们要做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给新生事物以发展空间。

  缺乏行业标准 是“危”也是“机”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他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他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他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他努力。”

  新生事物带来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必然需求,在智能硬件产业中,过分追求新奇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反而忽略了真正的客户体验。如果在这个时候有哪款产品做得好,就很能成为行业的,进而产生某种引导作用。此前指纹识别被认为是高精尖的技术,在苹果将其引入iPhone之后,众多搭载指纹识别的手机问世,这可能是颠覆性的创新。

  央视曝光儿童手表中潜在的危险之后,短期内可能会使这类产品的销售产生危机,但是所谓“危机”,是“危”更是“机”。这个时候如果相关部门、制造企业、消费者组织商议行业标准,或者某领导性品牌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爆款,都将引导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围观点赞

儿童智能穿戴安全标准缺失 是“危”更是“机”
“国民小CP”天天和森蝶此前曾代言某儿童电话手表,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也获得了不少关注度,导致通话手表一度成为“儿童节好礼物”。
长按图片下载保存 或 分享朋友圈/好友